过年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有哪些
关于《过年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有哪些》,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导读:新年即将到来,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大红对联,这是过春节必有的习俗活动之一,过年要贴春联要在春节到来之前贴好,那么贴春联的习俗有哪些,贴春联的讲究有哪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过年要贴春联
年节中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并且一般讲究寓意吉祥,对仗工整。
明朝人按照习惯仍有将桃符指春联的,比如明嘉靖时期的大臣赵文华在改岁时,自书桃符云:“仗钺专征,万里平南之府;鸣珂入相,一心拱北之家。”因此遭到严嵩的嫉恨。传统的桃符板在明朝与春帖、春联并行,年节“大门换新桃符”,是当时迎接新年的典型民俗之一。在清代随着春联习俗对民众生活影响的深入,迎新春联替代了桃符,所以《燕京岁时记》说:
春联者,即桃符也。
光绪年间《德安府志》云:
(除夕)家家大门贴神荼、郁垒,曰门神,并以红笺书吉语,曰春联。
从桃符到春联,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其实也是社会精神演进的标志。桃符重在驱邪,春联意在求吉,形制的变化也反映了民众心态的变化。
清代北京从进入腊月开始,就有文人墨客在市场店铺的屋檐下,摆开桌案,名曰“书春”“书红”“借纸学书”“点染年华”等,一些读书人借给人书写春联,赚些润笔钱。在祭灶之后,人家就开始陆续黏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北京大小四合院旧时都有门联,这种门联用油漆写在门扇上,过年时再用油漆重新刷一遍,性质如同春联。联语大都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吉征祥瑞,居安享太平”一类。
苏州人岁暮时节,更换春帖。清初钮玉樵《觚剩续编》说:
吴俗每逢改岁,必更易红笺,以吉语书门。
这一习俗传承到晚清更为兴旺,在除夕前数天,街市上有专门写卖春联的,并在门口挂起“春联处”的招牌。春联内容多写“千金百顺”“宜春迪吉”“一财二喜”以及“家声世泽”诸语;有的集录古代诗文佳句,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等。这样求吉祈祥的联语是“岁岁用之,比屋皆然”。(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
湖北西部的土家人家家户户过年贴春联,田泰斗《竹枝词》:
岁月匆匆又一年,家家户户贴春联。
娇女笑向阿爷问,爆竹花灯办可全。
贴春联的习俗有哪些
当代城市、农村新年还流行贴春联的习俗。目前的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上下二联,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户两边,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春联讲究平仄格律,结构对称,对仗工整。门联有上下之分,一般说来,以末字音律判断,仄音为上联,平音为下联。上联贴在门左,下联贴在门右。也有人以门楣横批的首字左右位置确定上下联语的位置。对联多吉祥语,如“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时雨染成千里绿,春光不让一人闲”,等等。横批一般为四字吉语,如“喜迎新春”“紫气东来”“万象皆春”之类。
北方人过年不仅在大门上贴春联,还在室外墙壁、器物上贴各种福条、春条,如墙上有“抬头见喜”,衣柜上有“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在室外的牛栏猪圈贴“六畜兴旺”,在石碾上贴“青龙大吉”,在大车上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有人曾以玩笑的口吻,在大车门上书写了这样一副联语:“吃草吃麸还吃料,拉人拉水不拉钱。”
春节必贴大红春联,但也有例外,福建云霄除红纸春联外,还有极少见的白头春联。
白头春联是在对联顶端留长二三寸白纸额头的对联,据说它与清初闽人抗清有关。其时清军入关,立足未稳,颁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法令,闽人不肯剃发,被杀者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因为守孝人家,过年不能贴红对联。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强令贴红纸春联,否则斩首。人们只得遵命贴红联,却有意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世相沿成为节俗。
清代宫廷的春联是用白纸书写,因为宫中的大门都是红色,红白相映,更令人瞩目。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过年要贴春联,贴春联的习俗有哪些”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过年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有哪些”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