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十大寺院
关于《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十大寺院》,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历史未解之谜:《九华山地藏菩萨不腐之谜》
- 2、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十大寺院
1、历史未解之谜:《九华山地藏菩萨不腐之谜》
中国许多名山大川中都藏着许多佛寺和菩萨,既有凿山而建的大佛,也有寺庙里专门建造的佛像和菩萨。有一种菩萨像,其实是师父死后用他们的肉身做的。这种菩萨像被称为肉身菩萨。说到肉身菩萨,不能不说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这里的菩萨虽然不是全中国最多的,但绝对是最有名的。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被誉为中国东南第一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说新罗高僧金乔觉曾在九华山学习苦修75年,享年99岁去世。他死后,历经三年肉身仍未腐烂,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转世。于是,九华山声名鹊起,僧人和尚纷纷前来建寺,九华山成了地藏菩萨的道场。我们都知道,人类遗骸的保存是一个很大的科技难题。一般自然形成的菩萨,大多在空气相对干燥的荒原沙漠,而九华山一年四季分明,空气相对湿润。在当地很多木质民居中,木桌、木墙会发霉,甚至会长出蘑菇。那么这些肉身菩萨是如何像埃及木乃伊一样保存多年而不腐烂的呢?据说,唐代佛教改革大师、中国禅宗真正的奠基人慧能大师的遗体,时隔1000多年仍安坐在广东省南华寺。慧能大师的肉体没有冷却,也没有冷冻,也没有清楚它的内部组织像木乃伊一样,也没有涂防腐剂,也没有放在封闭的容器里。取而代之的是完全暴露在室内常温常压下,却能坚持上千年不腐烂。
有人说,大师的身体之所以不腐烂,是因为平日里和尚不沾肉,和尚在邻近的人沉默的时候,大都会几天不滴水,所以身体里的脂肪和水分相对较少。还有人说,是因为大师们久坐打坐时,体内的血脉通畅,这是保证他们离世后不腐的重要原因。还有人说尸体不腐烂与毒品有关。如唐贞元六年,91岁的吴继婵老师只知归来将至,便回到衡山南台寺采百余种草药储存,然后停止食用,并请徒弟熬制药物,好好饮用。喝了药后,他经常出汗和小便。一个月后,吴季婵老师形容瘦弱的脸庞通红,眼睛如火把,平安背诵佛缘。不仅是他的遗体不相配,芳香四溢。这让人想到遗体不腐烂可能与服用药物有关。但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
和尚死后,遗体的保存方式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据说九华山的僧人死后会被保存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成为肉身菩萨的可能。在装饰时,僧人也会坐在坛子里,用木炭填满他的身体。而头部折用石灰装在头部附近,封好后放在阴凉通风处。三年后,圆筒打开形成肉体后,会涂上金色油漆,进一步保证肉体与空气的隔离,以保证身体不漂浮。但这种说法并没有被充分证明是有效的,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按照这种方法保存下来的,只有少数尸体可以保证不腐烂。因此,肉体不腐烂的谜团还没有解开。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会对这一神秘现象做出完美的解释。
2、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十大寺院
九华山AAAAA景区
地藏王菩萨道场,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道教名山,绮丽风光
九华山 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监太平湖,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九华山山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又有芙蓉出水之姿,神工鬼斧。山间秀溪萦环,银瀑飞流,景色迷人。
莲花佛国 九朵石莲与天然睡佛
九华山群峰竞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莲花,千姿百态,各具神韵,连绵山峰形成的天然睡佛,是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融合的典范。景区内处处清溪幽潭、飞瀑流泉,构成了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还有云海、日出、雾淞、佛光等自然奇观,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游九华山,赏山高谷深,佛道文化
柯村 山水石林雄奇秀丽,人文景观大放异彩
柯村境内的奇峰、怪石、清溪、渊潭、苍松、翠竹等自然景观,雄奇秀丽;古寺、古村、古祠、古石刻、大铜像等人文景观,神光异彩。柯村为九华山重要景区之一,周边有笔架峰、刘冲石刻群、黑虎松、舒潭印月等景观。
天台 地藏禅林,天台正顶
九华山天台,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即地藏禅林),古名天台寺。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这里也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因骄立如屏,故名玉屏峰。
花台 峰高独秀,谷洞幽深
花台峰高独秀,山花繁盛,嘉木葱茏,灵石乖巧,像人拟物,惟妙惟肖。周边沟壑环绕,群峰林立。区内峰岭突兀,怪石嶙峋,谷洞幽深,蟠龙虬松,山花浪漫,争奇斗异,气象万千。
甘露寺 白露为名,禅林定心
甘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朝礼九华,认为如果在这里建立寺庙,肯定会有高僧出现。禅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听到这句话,立即募化建寺。传说在开工前夕,满山树顶都挂满了白露,所以命名为甘露寺。
九华街 佛教活动与生产生活
九华街是一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耸翠,环山如城为香客游人集散地。老街店铺、寺庙林立,僧俗共处,农禅并重,是九华山人文景观荟萃之地。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隆安年间(公元401年),就有天竺名僧杯渡在芙蓉岭下创建茅庵,开创了九华山佛教活动先河。
地藏菩萨露天铜像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地藏菩萨为比丘相,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以示“昭示众生,国泰民安”。
九华山主要山峰
莲花峰 石骨花胎,含苞如莲
莲花峰位于九华山北部,片石峭立,远眺石骨花胎,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主要景点有乔觉禅林、神仙叨酒、云门峰等。
独秀峰 一枝独秀的登山之道
独秀峰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相传历史上李白、刘禹锡等人均从此处登临九华山。
五老峰 五峰石仙,迷雾仙踪
九华山有小石峰五座,如人立于此,故名五老峰。每当云雾弥漫,状如五位仙人,时隐时现,故称为“天柱仙踪”。
九华山四季
四季变化 春雾迷漫,秋风飒爽
九华山春来迟,秋偏早,夏短冬长。海拔越高,这种四季变化的规律就越明显。九华山冬季,白雪冰封,银装素裹。春季,春雨潇潇,云雾迷漫。如果气候时机得当,在天台就可以看到云海。九华山还经常出现山谷风,特别是秋冬两季。在飒爽秋风中,静心赏景,诚心拜佛。
九华山历史与建筑
九子山 南朝命名,东晋建庙
南朝时,九华山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古印度)僧人"杯渡"来到九子山,兴建寺庙、修行布道。
九华山由来 唐代李白命名
唐天宝年间,李白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
道教兴起 从唐到南唐,百余年道观不断兴建
唐开元末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中国,在寻访名山以后,选择了九华山,在此修行。道教信众在九华山营建开元观,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建有仙坛宫,乾宁年间(公元894-898年)高道赵知微建延华观。南唐(公元890-891年)又建保宁观、崇贞观。
归隐胜地 从宋到元,佛教直追,改观成寺
宋宣和年间,进士章贲,因不愿与秦桧同流合污,弃官归隐九华。陈岩在宋亡入元之后,隐居九华山不仕,筑“九华书院”等。延华观被佛教徒改建为“沙弥庵”,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修建的“甘贽道庄”被改建成“龙门寺”。
逐渐发展 元代银杏,明代书院,清代道观
元,儒士杨少愚于舍旁洗心墩岩石缝隙中手植的一株银杏。明,王守仁隐居九华,为纪念他,其弟子及青阳县令祝增在化城寺西建“阳明书院”。清,九华山修建了云峰堂、玄夷堂、九华正院等道观。
特惠政策
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65岁(含)以上老年人持身份证免景区大门票。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2(含)-1.4米(含)、60(含)至65岁之间老人持身份证、学生持学生证购景区优惠大门票(上述优惠政策,需到景区自行购买)。
景点地址:安徽省池州市华山镇二一九省道九华山风景区
开放时间:①九华山:24小时 ②99米地藏圣像景区:
本文关键词: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真实来历,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真身在哪,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像图片大全。这就是关于《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十大寺院》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370300.com!
以上就是关于“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十大寺院”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