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元青花瓷器底部特点,元青花瓷底足辨识
关于《真品元青花瓷器底部特点,元青花瓷底足辨识》,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元青花瓷底足辨识
- 2、真品元青花瓷器底部特点,元青花瓷底足辨识
1、元青花瓷底足辨识
元青花瓷底足辨识
史爱平
最难收集的是元青花瓷底足的信息。即使在博物馆,也往往很难见到器物底部。说到底,还是因为底足特征的极为关键性。一件古瓷,看底足,如同性别的判断,翻过来是“公”是“母”(是真是假),一下就可知。所以,底足是瓷器的“软肋”。抓住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对于元青花瓷来说,元代时“既仔细又随意”的制造风格导致了其造型品种的复杂多样和差异。这种差异又使得元青花瓷器的底足也都各有不同,再加上造假者的刻意模仿,给真假识别上带来一定影响。
识别元青花瓷底足的依据:1、有明确地点的出土器物和出土底足瓷片。2、特征明显的馆藏品和民间收藏品。3、传世品。这三点中后两点争论多。而第二点大多数馆藏品和收藏品都很难被证明为是第一点依据(一是公家馆藏或收藏,一是私人馆藏或收藏,不依公或私而改变性质)。目前所知除高安、包头、保定、蚌埠等地少数馆藏品为有明确地点的出土器物外,其余各地馆藏品和收藏品仍属于特征明显之列。第三点传世品对于国内器物来说很难对号入座,只有国外伊拉克、伊朗等国博物馆珍藏品可就此说。此三点依据也是识别元青花瓷其它诸多特征的基础。
综合目前所知,元青花瓷底足特征如下:
一、手工拉坯旋削结合,足底不上釉。
(一)大、中罐、梅瓶等:
1、平切足。显极干(仿品干度显弱)。
2、足底旋削挖出,较浅(深几毫米之间),底削平,或有旋痕、或隐现旋痕、或无旋痕。旋痕情况如下:
(1)宽道或窄道旋痕(海螺状),如从中心为起点计,纹路一般顺时针旋,也有极个别逆时间旋,其实为左、右手不同习惯加工者加工态。
(2)同心圆旋痕(类似纹,宽窄细密均有,实质仍属正常旋痕)。
(3)有的器物会出现跳刀痕或旋裂撕痕。
(4)有的器物中心留有乳钉痕,不是全有。
对隐现旋痕的器物须认真仔细看才能发现。另外较特殊的为同心圆旋痕,如伦敦拍卖的鬼谷下山罐、包头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等即此类。
除旋痕外,有的器物还存在放射状的跳刀痕、旋裂撕痕等。
上述痕纹,不一定集中在一个器物上。
3、足墙以宽大为特点,大罐等足墙宽2—4厘米左右,梅瓶、中小罐等小于该尺寸(依大小器型而不同)。
4、足墙外胎釉结合处一圈手工斜削,宽几毫米之间不等。旋削中起刀收刀痕连续不断,而非一刀或循一线所为。
5、足底整体平面略不平,略见其中有凹有凸。
(二)玉壶春瓶:
1、深足(大都10毫米左右至以上)。
2、窄足墙,7、8、9、10毫米左右(依大小器而不同)。
3、足墙脊扁平钝、不规则扁凸等。
4、足底旋平多见,有些器物有乳钉。
(三)大盘:
1、不深不浅足(多在5毫米左右)。
2、窄足墙。7、8、9、10毫米左右(依大小器而不同)。
3、足墙脊平扁、不规则扁凸、极个别泥鳅背者。
4、足底平,或平而粗糙。旋纹多不明显。
其它造型器物参考上述器物。
二、杂质现象:
1、足底可见散布有不均的黑渣点。这些黑渣点或3、5个,或数十、数百个,大小不等,类似黑芝麻粒或黑高梁糠粒,被压在或附在或裹在或析出于表层里外,足墙表面为多。也被俗称为铁渣。为烧制过程中所现。也有的器物无此现象(不同窑口、不同胎土混合比例、不同烧制条件造成)。
2、胎土所现的极小黑点,分布不均,比黑渣点小得多,量极少(如果器物足底清理不净会看不到。也有的器物胎土纯净难见。
三、火石红现象:(下篇详解)
火石红现象是因胎土含有铁成份,在烧制过程中,或在长期历史过程中自然生成,是一种附于足底表面带有半金属光泽的褐红黄颜色的斑(或浓或淡)。
1、局部红。足底各部位形成的红斑,有自然浸润感。
2、一线红。于底足外墙的胎釉结合处、足窝内釉斑边缘处,自然浸染析出的线状红斑。
3、斑点红。在足墙表面可见到的点点滴滴小红斑,有自然渗浸感。
4、大面积红。整个足底都被红斑布满,有自然浸润感。
上述火石红中,斑点红、一线红的形成状态最为自然,最不好模仿,认可率最高。大面积火石红如果呈自然状态,一般也属真品,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几只梅瓶底部呈现浓厚的大面积火石红,这种大面积火石红现象如果过于浓厚,往往把底部其它特征也遮掩住,很难使人看清楚底部真面目,这是观察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如见到这种器物,一定要谨慎,在其它特征均符合的情况下,切莫误杀。
还有一些无火石红器物,其它特征均符合,这时就要注意和现代仿品中无火石红的器物认真对比。只要谨慎,不愁真品识别不出来。
现代仿品火石红,像刷上去再烧出来的样子,再加上现代胎土特征,因此很难乱真。最难区别的,是同自然渗洇出的火石红相比中,一种很像用棕红色护胎釉涂抹后烧出的火石红器物,这种火石红也属真品,主要特征是其火石红色同胎结合比仿品紧密,颜色比仿品显熟厚实深重。更重要的是其胎质、釉质、颜料等主要特征不同,使真假本质能够区分。
四、汽泡坑现象:
元青花瓷胎土由于加入麻仓土烧制,内中常混有零星小汽泡,这些汽泡随拉坯会现于表面,故在底足上面常会看到有破损小汽泡坑,呈各种形态:狭长坑眼、变形圆坑眼等等(最好用30倍放大镜看)。不是所有器物都可发现,特别是小型器物底足上很少见(根据规律胎土内部是有汽孔的,只不过现实是不能打碎看)。
五、沾砂:
有的底足上沾有一些砂粒,一般不多,一两处而已。
六、足底釉斑:
底足窝内常会见到一点或几点釉斑。釉斑形状似随意沾上或故意点抹。有多种说法:
1、自然沾上说。
2、记号说。
3、试釉斑说。
自然沾上说认为器物在上釉时底部无意间接触到台面上的釉水,或人工擦抹底部釉未擦净,所遗留下的自然痕迹。记号说认为当时为了区别瓷器等级或为提供给不同阶层使用而为之。试釉斑说认为当时瓷工为了在涂釉前检验釉质成色而事先在最底部点几下看看以使心中有数,然后再决定上釉。其实这些说法集中起来就是要解释一个问题:是自然沾上还是人为的。这些釉斑从具体形态看,有的像溅上,有的像淋上,有的像笔点,有的像刷上,有的像贴上,不一而足。釉斑大小多少均不一样,有的斑稍大,有的斑很小很少,有的仅在足墙内侧存一线微弱状。
解释这一现象,最好多看出土瓷片或实物,切莫仅以一两件所见定乾坤,釉斑现象在大多数元青花瓷底足上均有(少数没有),且往往存在于足墙内侧至足窝内,所以人们觉得奇怪:为何着地的最易沾釉的足墙脊上却很少见,而大都沾到了不着地的足窝内侧和足底呢?显然是一种有意行为,即人为作用。这里,自然说显然不够充分,也就很难解释人们的这一合理提问。但不管怎样,这一点并非决定元青花瓷本质属性的关键。还是那句话,对于景德镇来说,上不上釉斑,实在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仿品有无釉斑,都不能使其变成真的。真品有无釉斑,都不能使其变成假的。
因此,底足釉斑现象只可做参考。
这里,应特别重视的是那些釉斑边缘渗出一线红的器物,其真品认可率是最高的。
除釉斑外,少数玉壶春瓶底部有涂釉现象。
七、瓷化程度:
中等,坚致。看起来粗糙实略滑润(不是很滑。足墙表面有沾砂或黑渣点时有挡手感)。仿品则瓷化程度太高、太硬,拉手感太强。
八、胎色问题。
一般来讲,通过底足看胎色是最方便的。但实践中却往往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如要看清:1、底足必须清理干净。2、足底有磨损处。3、有磕碰轻微损伤处。通过这些可大致看出胎色。实际中,那些保存度完好的器物,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足底大多无磨损,也无损伤,表面火石红或原始包浆遮住里面,很难观察细致。特别是那些清理不彻底也无法彻底的器物,如高安馆藏梅瓶等器物,要想完全看清,凭肉眼非能及。还有,就是能看清表面,也无法保证胎内的颜色。如,有的表面为洁白,而内部深处却又变成了带点灰。这在出土瓷片中常见到。当然并非全部,也有白到底的。因此,通过底足来看胎色,只宜参考。这里需强调的是,不能因为要看胎色将底足擦磨,不管主人同意与否,也不管这种损失多么微小,我们都应尽力回避(史爱平撰)。
作者单位: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2、真品元青花瓷器底部特点,元青花瓷底足辨识
在现实的圈子当中,许多资深行家和藏家通过眼学鉴别元青花瓷器真伪,他们只是近距离看胎体受沁、秞面老化痕迹、绘画笔触和是否高修等。
毕竟高仿技术越来越突破我们以往的鉴别经验,
所以,低手看热闹,中手看门道,高手看行道,极手看神道。
喜欢元青花,并以下总结了15个鉴定方法供各位参考: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
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
3、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组、有的画二组,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
除盘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莲瓣,均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
元代青花
明洪武时,除部分执壶和盏托外,瓶、罐、盘及碗的莲瓣纹边饰均呈并拢(共边)型、此后,这种绘法贯穿于明清两代。明洪武时期
4、蕉叶纹,多数作分开状、叶与叶之间留有空隙,少量为并拢型或叶与叶呈重叠状。
此外,元代蕉叶的主脉,均以浓笔的粗线条表示;
元代蕉叶纹
入明后,蕉叶的主脉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在视觉上泾渭分明,非常醒目。
明初以重叠状多见,偶见有分开的。
宣德以后,蕉叶纹几乎不见有分开的,都为拼拢重叠状。
明洪武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明代永乐青花菊纹执壶修复件
明永乐
明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局部
明宣德青花海水蕉叶纹尊
明弘治九年青花象耳瓶
5、如意云头纹(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
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指向呈前后相背形态。
即,如意云纹两云脚间的尖头,与云头的尖头,方向相反,很少例外。
元青花水波莲花纹玉壶春瓶局部, 如意云头纹
元代
而洪武,如意云的头与脚的尖头指向,均方向一致,并沿袭至永宣。
成化起,如意云头的两尖头,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明景泰青花八仙庆寿纹罐的如意云头纹
明正德青花人物纹套盒局部的如意云头纹
明代民窑碗上的如意云头纹
6、回纹边饰。
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变形回纹,有的为减笔式回纹。
元代回纹
明洪武时,回纹边饰由一正一反两方相连形式排列组成。
明永乐以两方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式的回纹边饰。
明永乐 青花卷草纹投壶
明宣德青花鸡心碗上的回纹
宣德以后,除少数边饰仍作一正一反两方相排列连外,多数回纹边饰呈整圈一笔环连式,并延续至清末。
明天顺阿拉伯文三足炉
明嘉靖五彩龙穿莲池纹绣墩
7、龙纹。
元代青花瓷器上,画龙的不少。
龙躯细长,且细颈,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体态轻盈。
头较小,长鹿角,张口、吐舌,龙的下腭有须,上颌一般无须,
但是,至正十一年铭标准器的龙上颌有双须,而此类带双须现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龙纹图案上十分少见。
龙身鳞片分两种,以网状细鳞片(图多见,以留白大鳞片少见,后者龙纹更加精美龙有背鳍,腹下通常无橫纹带。
胸与背部,常饰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或一撮。
龙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极为罕见。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壶春瓶与出戟尊,其内口沿部位,常常加绘一道卷草纹或云头纹边饰。
元代
入明后,此类内边饰现象,起初仍存在于明洪武朝玉壶春瓶上,洪武以后消失。
明洪武青花
明永乐玉壶春瓶
明青花缠枝花卉纹出戟尊
9、元代纹饰采用平涂法,“有的则是在浓笔边线内施以淡色”(孙瀛洲),小件器上为一笔点划,这就是所谓“一支笔”的画法。
元代
从明成化起,以“二支笔”工艺见长,构线与填色是分别完成的。
“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这种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为划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证”(孙瀛洲)。
明代
10、元代瓷胎,同明代后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较,有硬中见柔的感觉。
“胎质淘练得不如明清瓷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并在底足、口边与缩釉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孙瀛洲)。
11、除执壶、玉壶春瓶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
涩底上往往粘有釉斑,这是时代风貌。
“把杯、把碗底足内部多不挂釉,个别的在高足的里部挂半载釉”(孙瀛洲)。
玉壶春瓶底
青花执壶底
釉里红把杯底
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多露胎、梅瓶原本都带盖,盖内不施釉,这亦是特征,仿制品有的却盖内施釉。
高安市藏元代青花云龙纹梅瓶
12、罐的造型多数为口大足小,不同于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
碗、碟、杯的圈足较小,足墙较宽、较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有的器物底部可见明显的旋坯痕,个别有粘砂现象。
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见凸乳,俗称“脐”,为元瓷特征之一。
13、大件器的胎体普遍厚重,小件器却都很薄,胎体大多薄于后世明朝同类器。
而仿制品则不然,小件器也显得很厚实。
14、除露胎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处(胫部)常见指印痕。
指印痕通常呈三个,系工匠捏着浸釉或刷釉时所遗。
此现象,延续至明中期。
15、入土之物,于器内的修胎痕(类似竹丝刷痕)上,
常会出现土蚀痕迹(元器内壁多为荡釉、釉最薄,
故竹丝刷痕处极易受到土蚀)。
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伪时值得重视。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是窖藏的还是传世的,
元青花终究会凝固住时光一些印迹:
埋于地下的,其釉层稀薄处,不可抗拒地要染带上土沁、土斑;
秘藏于地窖,釉面也会因年代久远,显出质地老气、宝光内含。
而传世品,由于人间沧桑和岁月抚摸缘故,釉汁则越发滋润、宝光四溢;
或因为历经使用,棱角的釉面不免要出现轻微的剥蚀或磕碰,
支撑点和受力部位会因磨损划痕纵横、细密,而附上累累旧气。
(注:图片与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关键词:真品的元青花瓷片真心贵啊,元青花真品瓷片,元青花瓷器鉴定真假对比,真品元青花底部图片,真品元青花瓷器图片。这就是关于《真品元青花瓷器底部特点,元青花瓷底足辨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370300.com!
以上就是关于“真品元青花瓷器底部特点,元青花瓷底足辨识”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