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写作大师纳博科夫,象牙塔的主人——纳博科夫
关于《世界顶级写作大师纳博科夫,象牙塔的主人——纳博科夫》,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世界顶级写作大师纳博科夫,象牙塔的主人——纳博科夫
记者 | 尹清露
编辑 | 黄月
流亡意味着什么?是再也回不去的家园,还是踏上新土地的迷茫和困顿?
阿卜杜勒阿扎克·古尔纳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于东非桑给巴尔,上世纪60年代移居英国,流放和难民是他重要的文学源泉和主题。他的作品一半书写了东非的殖民地时代,一半以移民英国后的经历为主题;一部分用来追溯“来世”,另一部分用来展望“余生”。
古尔纳在诺奖获奖感言中提到,移居英国以后,他开始意识到,作为逃亡者,殖民主义在他身上留下的影响:“我渐渐认清了有一些东西是我需要说的,有一些悔恨和愤懑是我需要挖掘和推敲的。” 但是假以时日,他发现了另一件令人深感不安的事情——“学者和作家们正在用一种单一的解放和进步叙事来观察他们,以适应当下的真理。”于是,古尔纳决定自己去写那些充满迫害和残忍的回忆。
上海译文出版社在今年引进了古尔纳的五本著作,第一次将其完整引入中文读者视野。在日前的新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作家徐则臣、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围绕着“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对于中文世界甚至全世界的读者来说,古尔纳或许都算不上一个熟悉的名字,不仅捧得诺奖稍显意外,他耕耘的后殖民题材也与我们较为疏远。但是译文文学室主任冯涛却认为,古尔纳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大城市里漂泊是现代人的共同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古尔纳笔下的离散者,找寻着已不存在的往日故乡。
在今天,一个不够复杂的作家可能是有问题的
难民一定是刻板印象中饱经风霜、令人同情的样子吗?陆建德并不这样认为。和2017年的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相似,古尔纳在书写记忆的过程中不断重塑自己,读者要自行判断哪些叙述可靠或不可靠。他提到了小说《海边》中从桑给巴尔来到英国的政治难民,“我们假定这位叙述者会赢得我们的尊敬和同情,进入这个故事中,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在《海边》中,难民奥马尔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殖民统治的受害者,他无意中也”迫害”过其他家族的人,故乡不再意味着归属感,而布满恩怨情仇。陆建德认为古尔纳的手法非常老练,他让我们看到每个人背后的历史包袱,并且始终和叙述者保持距离。
徐则臣同意这一看法,他说,“在今天,一个不够复杂的作家可能是有问题的。”——毕竟今天的世界就是复杂的。他认为好作家必须同时拥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单纯、尖锐、陡峭的,另一种是开阔、驳杂的——两者古尔纳都具备。
在徐则臣看来,古尔纳的写作缝合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这正是诺奖颁给其的重要原因。他以小说《天堂》为例,认为即使是这个故事主线非常单纯的小说,信息量也是极大的,小说中的领队和小老板都拥有第一世界跟第三世界之间的比较视野。“过去我们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会局限于写地域性的东西,但古尔纳的地域性是经过西方洗礼的,当他重返坦桑尼亚或者桑给巴尔,就会出现强烈的故事张力。”
古尔纳拒绝“后殖民作家”的称谓,拒绝刻板印象,他不制造耸人听闻的情节,而是保留了故事中的交叉复调。徐则臣看到,这也让阅读古尔纳的感受变得非常平静、祥和。“有点像是看《圣经》或是《古兰经》,虽然情节非常有戏剧性,但是你读不出特别激烈、偏执的东西。”在他眼中,同样是多元背景出身,诺奖作家奈保尔则更加“野性和重口味”,而古尔纳是一个“身穿休闲西装、温文尔雅的学院派”。其他出身偏僻、拥有个体化资源的作家可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猎奇式的描述,但是古尔纳却选择后撤一步,把书写的调子压得很低。
这种“后撤一步”的姿态,也与古尔纳选择用英语写作有关。陆建德指出,古尔纳是阿拉伯人长相,母语是斯瓦西里语,但他从小就开始学习殖民宗主国的语言,即英语,他引用的诗歌也是劳伦斯的诗歌。陆建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写出这么好的英文,这到底是丰富了你还是奴化了你?
徐则臣认为,有些非洲作家对英语写作有一种排斥心理,或者存在“用英语写作来反对英语霸权”的立场,但“古尔纳已经从二元对立的状态中脱身出来,他明白,虽然过去的确遭受过殖民,但是其中既有殖民者的问题,也有被殖民者自身的问题,他想要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寻找问题和答案”,徐则臣说。
陆建德提到,另一名有力的诺奖竞争者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和古尔纳有着截然相反的语言观。恩古吉本来也是用英文写作,在上世纪70、80年代,为了反思后殖民问题,他回归使用部落语言写作。他认为,这种尝试肯定不会很成功,因为回到部落意味着现代国家的分崩离析,而“殖民者留下的语言反而起到一个缝合的作用,让国家有一个新的共同的文化工具”。陆建德表示:“我希望非洲作家不要再写部落了,还是需要有新的想象,跟现代的社会有更紧密的联系。”
冷门作家?诺奖就像打向黑暗的一束光
恩古吉更加热门,诺奖为什么选择了古尔纳?
徐则臣认为,诺奖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授予一个作家奖项,来让我们想象中的世界变得更加完整”。如此看来,古尔纳是很合适的选择。冯涛同样表示,我们对东非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但它其实是一个多文化混杂的地域,历史上相继被德国和英国殖民,我们正是通过古尔纳的作品才逐渐了解到其历史文化。在《天堂》和《来世》两本作品中,古尔纳就写到了德国殖民和英国殖民的正面战争,追溯前生,想要搞清楚自己的民族到底遭受了什么。
邱华栋提醒我们,二十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出过许多冷门作家,像是2002年的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或者2004年的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她得知获奖时惊讶极了,但当我们看到以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钢琴教师》,便不禁折服于对人类内在张力的探索。同样,对中国读者来说,古尔纳也是一块陌生的然而充满吸引力的文学大陆。
冯涛把诺贝尔文学奖比作“一束光”:“黑暗中很多人在跳舞,突然有一束光打过去聚焦在他身上,我们会发现他跳的真棒,实际上他跳的本来就很棒。”邱华栋说,古尔纳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中不曾被看到的、被忽视的东西,“在空间上,他把非洲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裂缝进行弥合;在时间上,他对记忆进行了修补和重建,甚至写得更加绚烂和深邃。”
那么,除了陌生和新奇带来的吸引力,古尔纳作品中的普世价值何在?作为出版方,冯涛也担心过“殖民主义”的标签会吓退不少读者,但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生存境遇去理解古尔纳。
“北上广也是移民城市,我们在这样的境遇里会产生心理的不平衡和困惑,需要去寻找一些精神慰藉。越是感觉跟这个地方格格不入,越说明你是有真正追求的读者,那么,你就越会在古尔纳的作品中收获真正的同理心和同情感。”
徐则臣从“乡愁”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愁并不意味着家乡就一定好,我们一定要回去。虽然人的基本情感不可避免,但没有一种情感是完全排他性的。古尔纳提供的就是这种宽阔的二元论:“好的东西未必全好,坏的也未必全坏。”不能拿乡愁来绑架一切,也不能拿现在的奋斗工作来取代某些东西。
“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但是现在这个心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这恰恰是现代人的正常状态。古尔纳给我的启发就是,不用非得有一个预设,或者用文学去证明这个预设,而是去兼顾不同层面的整体感,这才是一个整体性的、全球化时代的作家需要做的。”
2、象牙塔的主人——纳博科夫
象牙塔的主人——纳博科夫
其人
1899年4月23日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曾是法官于1908年被捕入狱,1917年在临时政府任职后,纳博科夫随父在1919年经土耳其流亡西欧。他的父亲办了一份自由泒流亡报,结果在1922年被两名流亡的右翼保皇党人杀害。纳博科夫在英国剑桥大学就读,获学士学位后,在柏林和巴黎从事俄文创作,早在1916年,他出版过一本诗集。1940年纳粹入侵法国前夕,他移居美国,先后在多所大学讲授俄罗斯和欧洲文学及进行文学创作。这个时期受到他影响的一个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是他的学生。1938年纳博科夫为了适应环境开始用英语写作。
纳博科夫1945年加入了美国国籍,1961年移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3月病逝于洛桑。
纳博科夫一生经历了上述的四个时期,他的流亡生涯促使他写了到美国后引起关注的《普宁》这或多或少跟流亡时期在流亡的圈子里认识的普宁教授的影响和自己的惺惺相惜分不开的吧。
纳博科夫流亡时期写了大量短篇小说:《菲雅尔塔的春天》无疑是其中的经典中的经典。《娜塔莎》虽然短小,却很精悍。让纳博科夫大出其名的是在美国时期出版的《洛丽塔》(1955)、《普宁》(1957)、《说吧记忆》(1951)以及在瑞士时出版的《微暗的火》(1962)。
纳博科夫一生的经历是很复杂的,这种复杂不只是体现在他的辗转的一生上,更多的是在这种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生活的变化中,他如何来认识自己,评定自己,他如何来摆脱精神的空虚和难受。作为一个流亡国外的异乡人,作为下一个与祖国分离的人,他不免沉入往事的回忆。在他的作品中就不难发现一些人物精神的压抑,人生的失意,甚至是精神的崩溃了。
其作
1、《洛丽塔》
认识纳博科夫是近两三年的事了。居然这么孤陋寡闻。最先让我看到的是引起剧烈争论的《洛丽塔》。
《洛丽塔》很特别,不同于纳博科夫的其它的小说,这一本可以说是引起的唾沫星子恐怕可以汇成一条河了。纳博科夫在这本小说里描绘了一个肉欲横流的亨伯特,关键是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欲念,而且,更甚的是他把这种欲念寄托在一个天真无邪的还未成年的十二岁少女身上,作为一个中年人的他,无疑成了众矢之的,可以说是乱伦,可以说是大逆不道……怎么样批评都不为过。当时的《纽约时报》就曾评论过《洛丽塔》,说它的出版是一个坏消息……尽管《洛丽塔》一度曾为《纽约时报》的畅销榜首书。
人们尽可能说亨伯特变态、恋童癖,不管怎样说都不过分。所以《洛丽塔》1954年完稿后,纳博科夫有先见之明,没有真名出版。即使如此,书稿先后糟到四位美国书商的拒绝。纳博科夫便携带书稿到文化氛围更宽松的欧洲。第二年《洛丽塔》由巴黎的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不过,是贴上了**的标签出版的,可见当时人们对于《洛丽塔》的态度了。但毕竟是出版了。随之,1958年美国出版了《洛丽塔》。如此上述,它出版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下面再来看看纳博科夫如何写作《洛丽塔》的。据纳博科夫的说法,最初想到写《洛丽塔》是在1939年末或1940年初流亡巴黎之时。当时作者因病卧床休养,因为一则报纸上的小故事,从而用俄文写了一篇短篇故事。1949年左右,在纽约北部的伊萨卡,写作的冲动又开始了,这一次作者用英语写的,前后花了很长的时间,中间差一点把草稿烧毁。
《洛丽塔》的故事很简单:一个欧洲的中年男子亨伯特,出于对一个十二岁的小女洛丽塔的恋爱而娶了她的母亲。娶她的母亲不过是为了能天天看到她与她在一起: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开篇就是如此直白的句子令人大吃一惊。后来洛丽塔的母亲死了(亨伯特甚至想谋杀她的母亲以便自由自在拥有她与她在一起)他开始带着洛丽塔进行美国之旅。一个旅馆到一个旅馆,爱欲越来越强,火越来越旺,最终到达高潮:亨伯特从精神到肉体完全占有了洛丽塔。然而故事总是需要变化的,生活也是充满了变数的。洛丽塔与另一名男子出走。亨伯特的欲念中断,恶念徒增,他如野兽四处出击,终于将那个破坏自己美好生活的男子杀死。这时的洛丽塔已不再是亨伯特起初所认识的那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了。洛丽塔随着时光的流逝堕落了,衰老了。尽管她还很年轻,但经世的复杂让她完全变了。当然,亨伯特始终爱她,这一点不变。
这本小说全书贯穿了亨伯特的对洛丽塔的那种爱恋,从年龄伦理上来说是邪恶的爱。然而,这种爱在字里行间却恰恰又是那么地热烈而又真切,没有一点的矫揉造作,不存在一丝一毫的虚假。那么,一个大男人把自己的对一个小女孩的心理话热辣辣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因为坦诚和真挚的爱,他丝毫没有畏怯。这种不伦之恋与这种真切的坦诚之爱碰撞出一团团耀眼的火花。也许真爱本来就不受道德的约束吧。亨伯特自己问心无愧。他可以为了爱,差点用手段杀了洛丽塔的母亲;因为爱,载上洛丽塔行驶在美国的众多的汽车旅馆当中;因为爱,他杀死了情敌上了审判台……甚至不断地策划着一个个小圈套,最终洛丽塔就如一个毫无自卫能力的猎物走进了亨伯特的陷阱。总而言之为了爱,亨伯特可以用计谋达到目的,因为他的目的很单一也很单纯,那就是他爱她,深深地被一个无邪的姑娘俘虏了。怎么办呢,一个中年男人的欲望点燃了一堆堆火。既然爱原本是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不可以去爱一个小姑娘呢?人正因为是人,还因为人具有复杂的社会性,在动物看来是简单的爱欲,在人看来就不是那么地简单了。社会道德、伦理、舆论……更多的冷嘲热讽像一块块石头砸来。很多人无处可逃,但亨伯特没有逃。他敢想敢爱敢做敢承担责任。他是坦诚真实的他,只差为了洛丽塔白刃相见来证明自己的纯洁了。可惜,人类发展到今天,有多么深的文化底蕴呀!人有优越于一般低等动物的诸多优势,但不可避免地,人并非是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些许的不足吧。然而这些人,这些不足所构成的这个社会,必定会有或狭隘或偏激或保守的思想各占有一定席位的吧。《洛丽塔》确实是在挑战人们的伦理道德,我仿佛看到那个中年男人亨伯特大笑着,面对全世界的敌人,他狂笑着赶上了自己的审判台。他输给了世人,但他战胜了自己,至少他无愧于洛丽塔。纳博科夫写《洛丽塔》到结尾部分时,无疑他肯定想过一个问题:当往日的那个纯洁年少的洛丽塔已远去时,亨伯特是否还会爱她?当然,如果这个时候亨伯特抛弃怀孕而且堕落的洛丽塔,那么这本书将不管是从艺术上或是伦理道德上都会走上大众的平庸。文学大师纳博科夫不会如此短视。所以亨伯特在众人的怒视中,一定会有始善终。在处理他们最后的关系时,甚至让洛丽塔堕落来衬托亨伯特感情的真切与人格的魅力。世俗的冷嘲热讽也罢,恶毒中伤也罢,所谓不伦之恋,最终没有成为绊脚石,亨伯特还是开始时的亨伯特,即使洛丽塔已不是原来的洛丽塔。爱,是什么呢?也许就是一种无所畏惧,一种执著。从这点上来说我非常理解亨伯特。
《洛丽塔》的写作方法:它的文字更像抒情的散文,充满了激情;心理描写可能比纳博科夫其它任何一本长篇小说都要更加细致入微;文字间流淌着的,有时是缓慢的溪流,有时却是滔滔的江河的奔涌。他的文字隽永、优美。不愧是文体家。虽然如此,我个人认为《洛丽塔》很优秀,但还是略显通俗了(当然是相对于《微暗的火》、《菲雅尔塔的春天》等等来说的)
2、《普宁》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纳博科夫的另一篇重要的长篇小说《普宁》
《普宁》和《洛丽塔》的出版奠定了纳博科夫的优秀作家的地位,也是其在美国以来最重要的作品,为其日后的创作坚定了信心,在美国的知名度也大大的提高。
作品中普宁这个教授,难免会受到纳博科夫流亡欧洲时,他的同时流亡的同胞普宁教授的影响。(当时俄国发生3月8-12日的二月革命,很多俄罗斯的流亡欧洲)当然,我还更趋向于认为纳博科夫更多地是在写自己,写流亡他国时和他一样的那一类人:这些人多少有点可怜,有些孤单,又有点时时想找点小乐子玩玩的人,自得其乐的人。
故事情节是淡化的散文一般不紧不慢。《普宁》已完全不同于《洛丽塔》了,甚至仿佛不是出自同一个作家之手。
书中的普宁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为了混口饭吃到了学院教授并不是特长的学科。在学院里受到些排挤,对于一个老实人来说,这是难免的。学院虽是象牙塔,但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可一点都不逊色于其它的任何职业的任何部门。他只能选一些冷僻的专业来教,甚至只有可怜的几个学生来听讲。但这也不易,就连这个可怜的职位敢要让学院的院长为他求人。普宁迂腐,不通人情世故,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只是精于他的学术研究。然而,生活必定不只是教书这么简单,保住饭碗也不一定跟你的学问成正比。不幸,普宁要教授并不知晓。他的继续存在,不过是一对人无害,二对已无利,三让人笑。在课堂上他让学生笑,在学院里让同事笑,在舞会上让客人们笑。他是那么地不合时宜,“是一个活宝”可能这是他存在的重要原因吧!普宁总是若有所思、行动迟缓的样子,一句话,一个并不老的老学究。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个黄昏里,一个小老头像契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一样,把自己独立于世界之外,小心地包裹起自己的灵魂,一个人在学院偏僻的林荫小径上若有所思地徜徉。他想生活得好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吏有质地,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更广泛明亮的未来。这是他心里的秘密,他是教授,别无多求。然而,生活要比他的所想要复杂得多,一个简单的人最终会被世界无情地淹没。普宁最终要卷铺盖走人,哪怕是那么不尽于人意的职务。
我想到了卡夫卡《美国》里的一个故事:塞丽萨对卡尔讲的她母亲的死。这个故事它的寓意就是,世界虽然有很多的门开着的家,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虽然门都未关,但却不是自己的家,人情冷漠,莫过于此。而普宁无疑也像约瑟夫,他是小人物,与世无争,在学院里混口饭吃,却因为与院长的亲密而成为了学院帮派斗争的牺牲品。虽然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然而生活中的普宁永远是普宁,难免不被生活的残酷磕得头破血流。
最后第七章,“我”想聘普宁为愠代尔学院的教授时,普宁一口拒绝了,虽然他刚丢了工作。很多小事普宁可以忍,因为他起码知道他还可以成为笑柄,让人发发笑,有什么不可以呢?然而,这次对于天上掉下的馅饼,普宁拒绝了,老实人也是有秉性的。
且有讽刺意味的是普普宁与丽莎的结果。丽莎可是个先锋前卫的姑娘,不知道普宁是不是自己也开始厌恶起自己的腐朽来了,想找一具风格迥异的人来试验一下新的感觉吧!丽莎把她过去的荒唐事全盘告诉了普宁,普宁一概不咎,还带着她四处做汇报。当然他是个学究嘛,不过是有点偏离了正轨。
《普宁》可以看出纳博科夫的学识的广博,同时,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凡:时而冷峻沉着,时而幽默诙谐。可以看到纳博科夫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底蕴,同时兼顾西方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在故事的结构上首尾相连,沆瀣一气,不留痕迹。
强者打个喷嚏,弱者就要翻个筋斗。普宁就如我辈蚁民,对生活来说充满希望,伸长着脖子,自封在象牙塔中,以为这样,世界就安宁了。这太错得离谱了,但又能怎样呢?难道错在普宁吗?也许不是。
3、《娜塔莎》
真正对纳博科夫着迷的是看了他的短篇小说《娜塔莎》和《菲雅尔塔的春天》
《娜塔莎》是纳博科夫在流亡欧洲的时候用俄文创作的一个短篇。篇幅很短却意味深长。可见早年的纳博科夫已显大师的本色了。主人公乌尔夫与流亡的赫兰诺夫、娜塔莎住在同一楼。因为都是来自同一国家的流亡者,可惜同是天涯沦落人,当然地亲切了。赫兰诺夫总是在逃亡前被杀害,他的喋喋不休的自责,仿佛过去的岁月狰狞着张牙舞爪一张青牙脸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乌尔夫对娜塔莎有爱恋之情,但还未透露,也许沉默一点,保守一点,更美。所以,乌尔夫不时地有理由去串门了,当着娜塔莎的面吹些不着边际的牛皮:在刚果,不穿衣服的妇女吓人的乳房像钟摆啦;树上结金色的果子啦;金龙呀什么的。也许娜塔莎真的被这些迷人的故事打动了,或许由此对乌尔夫多了些爱慕呢?说不定。娜塔莎是天真的善于幻想的姑娘,也许她的憧憬太多了吧,事实与虚构很难分清了。所以自然地,她对乌尔夫说她的圣母之梦、小铃铛自己飞起来的梦境。关键是这些小插曲虽是谎话连篇,但却比真实的世界更真实。人都渴望丰富多彩的生活,谁愿过那天天千篇一律的生活呢?也许平凡的人的梦是打破平庸生活的唯一魔咒,做一做白日梦,也可以让人心情愉快精神飞扬吧。初恋的情人,各人做着自己的梦,把梦中的快乐送给对方,仅此而已。所以,当娜塔莎说完她的梦,乌尔夫奇怪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说了实话:所谓的刚果、印度、,他的在全世界的闯荡全都是假的。娜塔莎哈哈大笑起来,说她们是半斤八两,所谓的圣母、铃铛、鲜花呀也全是编的!他们都笑了。生活是很平凡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更多的时候,琐屑的事情将会缠住你的一生。所以,应该超自然些,自得其乐,没乐找乐。
这是一篇初恋的小说,虽然它一点都不声张,甚至作者好像有意压抑了情感的奔涌流露,而是让它在背阴的岩隙里暗暗地生长。作者在第二小节里写到昏暗的烛光下,娜塔莎对自己的青春的魅力情不自禁地感到一阵欣喜。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一幅青春丰腴美丽的少女画像映入眼帘:孤芳自赏者,用一只手抚摸了一下自己圆润光滑的肩膀,她太满足于自己的青春朝气的身体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爱开始憧憬的姑娘的情窦初开的时候。爱人者知道自己的可爱。
这一段平凡人的初恋,别具风味。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他们的世界,即使是一列火车经过,也仿佛觉得是沿着一条琴弦在行驶。当然!
《娜塔莎》的语言平缓,娓娓道来。文字很美,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奔涌的情愫。它的人物也很唯美、单纯、天真。甚至谎言都是那么地美丽。不由得让人想起陆游的一首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爱是主旋律,然而大师的佳作并非到此为止。全文对赫兰诺夫的描写很多,他总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甚至装出一幅可怜样来赢得年青人的关心和爱。这是一具饱经风霜的老人,身受政治的迫害,时时还要为被无辜杀害的两个儿子回忆起不堪回首的往事。流亡在外远离祖国的落迫者,是一群孤儿。母亲在哪?归宿在哪?谁来保护他们孱弱的命运呢?赫兰诺夫是一副药引,是他让人们想到爱的甜蜜的背后还有那么一点点沉重。
最后的部分,约会归来,回到镇上,这里爱达到了高潮。乌尔夫很羞涩地告诉了娜塔莎:他爱她。这很自然。然后的几段:恍惚中好像到了家……用了写作意识流的方法,很显然娜塔莎还沉醉在爱的甜蜜的回忆当中,没有醒来。最后一段,赫兰诺夫突然地死去,一下子惊醒了梦中人娜塔莎也惊醒了读者。也许有点怆然、沉重、甚至悲凉。但这就是生活,平凡人的生活。
4、《菲雅尔塔的春天》
《菲雅尔塔的春天》是经典中的经典。作者流亡巴黎时,于1938年成书。这是流亡期间写的很多短篇小说中最为经典的一篇。全文用诗一样的语言写成,唯美之中略显惆怅,让人自然地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悽怆、荒凉,人世的冷暖跌入眼帘。
全篇小说像优美的散文,其中不乏闪闪发光的诗一样的句子。在优美忧伤的文字背后是一个男人爱的坦言。可以想像39岁的纳博科夫已经相当地成稳了,然而,在心中放不下年青时那段模糊的爱恋。不知是不是初恋,也许是的,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深情绵绵。
这段爱放在美丽而晦涩的菲雅尔塔无疑是恰当的。既美又略显沉闷。一段未遂的爱,没有结果的花朵,最终不过是一种伤感的凄凉的美。
《菲雅尔塔的春天》向读者呈现了很多的优美的句子,诗一样的意境让人心动。
“空中没有风而且温暖,隐隐约约有一股烧糊了的独特味道。海水中的盐分被雨水消融了,海水比灰色还浅,是淡灰绿色的,它的波浪真是懒怠得不愿碎成泡沫。
“我喜欢菲雅尔塔,我喜欢它因为我在那些青紫色的音节溪谷里感觉到了大多数小花朵的褶纹甜蜜又暗淡的潮湿……
“我感觉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官的满足在我的血液里漾成涟漪,我整个的生命对那个灰色的日子的颤动和嗅味的反应是多么令人惬意,这个日子浸透着春天般的香泽,……
“她又呆呆在立了片刻,站在对面的便道上,带着一副出于同情又混杂着好奇心的犹疑态度,半朝我转过身来……
“他把每个字都放在最精确的常识之称上称称份量,然后用一种柔和的男中音讲出来……
“走进了寂静的黑暗中,四下遍布的只有冷杉,它们被雪裹得肿胀了似的,尺寸大了一倍……
“我还不知道如果我说出一个字,那个字就会立刻变成附带一切可能的合作的一阵美妙的仁慈、一种美好的、同情的态度,就好像女人的爱情是一股包含着有益健康的盐分的春水。她总是心甘情愿地急于让任何人来啜饮。
“一切都带着美好的平安滑走了,我攥着的一张站台票,被不知不觉地揉成了一团,一直在我的脑中回旋着,回旋着的一支上个世纪的歌,鬼使神差地从记忆的八音盒里冒了出来。
“由于我们突然开门通风……一阵抖动和扑拍,仅在房门重被锁上时,它们才放开了那窗帘,还发出了一种像是愉快的叹息声……
“我总是从廊柱上的镜子里面注意到 一位竖琴师鸵鸟似的一条大腿……
“他的骨骼突出,法老似的脸静止不动,只有眼珠来回转动隐含着满足。
“一位就脸来说是体面的,不过手指的表现却十分糟糕的画家。
“她曲着背,急切地吸着麦管,她的柠檬汽水的高度比一种孩子吸吮时的速度迅速下降,在最后一滴咕咕、吱吱响过后,她用舌头推开了麦杆吸管。
“每次分别之后,伴随着的总是被调得激动万分的音弦,我们相遇在一阵欢快的忙乱中,在感情已各就各位的喧闹中,但是引座员将会把门关上,那之后便就谁也不准进入了(对虚假的描述是多么入木三分,刚相见时假客套,但过后实质性的问题是绝不会让步的)
“我仍然不明白她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个长着一副窄肩膀和‘抒情诗’般的四肢的又小又黑的女人,而且我更不明白,命运不断地把我们带到一起究竟是什么目的。
“在岩石花园眩晕深处,上千只蟋蟀发出的喧闹与月光一起滴漏,一起滴漏的还有疯狂的汨汨流淌的小溪以及我一整天在山麓碎石处打猎以后所产生的令人愉快的南方式的疲惫感与对她偷偷潜入的疯狂渴望之间的斗争——低低的笑声,在天鹅绒装饰的高跟鞋上的粉色踝骨……
“她熟睡着,就像痛苦的难民在上帝遗弃的火车站上睡觉一样。
“菲雅尔塔包括旧城和新城:过去和现在不时地相互交错,抗争着或是要使它们自己摆脱出来,或者彼此把对方挤将出去(比喻太贴切动人化了)
“一位擦皮鞋的师傅带着一副没了牙齿的微笑把他那古老的宝座让给我……
“在我看来他们像鬼一样透明,尘世的色泽在他们通体闪耀,而后他们就启动了,远去了,消失了。
“我坚信艺术一旦被卷入政治的联系中,就不可避免地堕落至任何意识形态的垃圾的水平……
“她微笑着,为了不弄皱她的微笑,她小心翼翼地吻着我……
“为什么一张锡箔纸会在路面上闪闪发光,为什么一只酒杯的光会在桌布上震颤,为什么海水会泛出微茫的光:不知怎的,在难以察觉的程度上,菲雅尔塔上空的天已浸透了阳光。而此时,它的四周都被阳光浸满,这充盈着的白色光芒变得越来越宽阔,一切都融在里面,一切都消失了,一切都过去了。
“在那声车祸中,费迪兰和他的朋友,那些刀枪不入的无赖们,那些命运的火精们,那些好运的蛇怪们,竟死里逃生,……
这些文字在《菲雅尔塔的春天》里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令人心动的爱恋不外乎人和事以及人和事而生的情。在这篇短篇小说里,既有充满诗意的菲雅尔塔、有来去匆匆神秘美丽的尼娜也有主人公悱恻缠绵的暗恋。所有的这一切为优美的词句敞开了怀抱,字字珠矶足迹,叮噹作响,仿佛小溪的流水默淌恰似风高云涌时海浪的水天一色的咆哮。以上摘抄的一些句子,既有写景的,也有写人的,还有的写情感的细密的流露。菲雅尔塔因人而更美丽因爱而略显忧伤。这一出没有结果的恋情没有发芽就夭折了。尘世的生活纷扰而繁杂,很多事情不会有结果,但美,美得令人心碎,心碎得让人痴狂,这总比有好的结果而没有好的过程的爱要好得多。这一篇短篇小说里,纳博科夫不断地堆砌一个美丽的花园,在此花园里构建一个神秘莫测、美丽无比的公主。公主不时地挑逗主人公的爱恋的情瑟,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有时尼娜的一举一动那怕是那么地轻微,然而在主人公的眼里,不啻于雷霆万钧之势,在心里不免波涛汹涌难以遏止。然而,尼娜好比雨过天晴的彩虹,她来得匆忙,去得也匆匆。她在一群游手好闲之辈中游刃有余,有风得风,呼风唤雨。她在这些丑陋的虚伪的艺术家之中似乎过于地奔放了。是的,她就是主人公的世界,所以尼娜的身旁的所有男人不是愚不可及、装模作样就是阴险狡诈、虚伪丑陋。情人的眼里那容得下别的男人在自己心爱的女人身边如蝶般飞舞呢?而尼娜就是有夫之妇,她偏就是一只喜欢在男人身边飞上飞下的蝴蝶。主人公压抑着自己的情感,除了心里面的爱恋滋肆疯长外,他能有所表示,有所作为吗?即使说“我爱你”对方也不过是很自然地把这当作一种不真实的插曲一笑了之。这种没有希望的爱终究让菲雅尔塔的春天有了点失望的落魄:阴沉、昏暗昏昏欲睡。这是必然的,失败的爱恋会打败一切的光明、温暖的、美丽的春天,菲雅尔塔的春天也不例外。这个短篇里还有很多的描写人的句子充满了幽默讥讽的意味,比如:像鸵鸟腿一样的腿、刀枪不入的无赖等等,讽刺的意味在嘻笑中加深了。
这篇小说被评为短篇经典当之无愧。在流亡法国时写的这篇小说无疑地浸染了作家的一些灰暗的东西,在爱情鲜艳的外衣里藏得很深很隐蔽。作家本人也是一个内向一些的人,人情世故有些生疏,只醉心于自己的故纸堆、象牙塔。一个内向的人往往有一棵多情的心。时至今日可以明证与世格格不入的人往往有惊人的热爱生活的一棵炎热的心。
纳博科夫为我们奉献了一篇绝佳的小说,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爱情的伟大力量,最最重要的是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那种即使是失去了然而却非常起初的爱恋,它一样的伟大、可爱。凡夫俗子的爱也一样的深刻动人。爱就是体验,就是当事人之间的默契与相互感知,除此都是多余。
纳博科夫的这篇短篇里有对共产主义及所谓的后现代作家的偏激言论。也许爱的渺茫随后让人愤怒吧。无伤大雅。
《菲雅尔塔的春天》的结构有些像《普宁》前后是现在时的,中间的作者的回忆与尼娜的若干次相遇。纳博科夫的文体结构的安排是设疑式的,留点悬念抓紧读者的心,然后把迷底突然地揭开,一目了然。
纳博科夫,一个孤独的王子,自封于尘世之外,象牙塔之中。微光照亮一双孤傲的眼睛。尘世是那么缈茫、深远。而那颗心却安然泰之,如涅槃般淡定。纳博科夫,自言自语的呓语者,自得其乐的梦游症患者。世界夫出他的左右,脚踩纷杂的人世,他只淡淡地一笑。
要说的是,这么缠绵悱恻的充满诗意的文章,还得力于译者的基本功和文学上的造诣以及对纳博科夫的理解。感谢年轻的译者于晓丹,正是因为她,《洛丽塔》更加狂放;《菲雅尔塔的春天》更让人痴迷。
所以最后,以纳博科夫的一名话结束吧:艺术一旦卷入政治的联系当中,就不可避免地堕落到任何意识形态的垃圾的水平。正因为有一个如此个性的纳博科夫,才会有这些让人着迷的文字。这是万幸。孤独是一种深层次的美,这种忍耐是一种姿态,人格在这种锻炼中丰满。
本文关键词:纳博科夫谈写作,世界顶级写作大师纳博科夫是谁,纳博科夫文集,纳博科夫文体家,作家纳博科夫。这就是关于《世界顶级写作大师纳博科夫,象牙塔的主人——纳博科夫》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370300.com!
以上就是关于“世界顶级写作大师纳博科夫,象牙塔的主人——纳博科夫”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