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骨笛介绍,舞阳贾湖骨笛
关于《贾湖骨笛介绍,舞阳贾湖骨笛》,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国宝品鉴】舞阳贾湖骨笛
- 2、贾湖骨笛介绍,舞阳贾湖骨笛
1、【国宝品鉴】舞阳贾湖骨笛
舞阳贾湖骨笛,骨质,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长23.1厘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舞阳贾湖骨笛
这是一支来自8700年前的笛子,出土于河南中部淮水上游流域的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它以飞禽中空的尺骨制成,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它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是中国音乐文明史的奇迹。
贾湖遗址共出土近30支骨笛,除1支半成品出土于窖穴中,2支残器弃置地层中外,其余23支骨笛分别出土于16座墓葬中。其中7座墓葬每墓随葬2支骨笛,余9座墓葬则每墓随葬1支骨笛。以骨笛随葬的墓葬占贾湖遗址目前发掘445座墓葬总数的4%,在这些墓葬中,多有龟甲、叉形器等带有巫术性质器具并存的现象,其时限早晚延续了1千多年,并多埋葬在同一区域内。因此,可见骨笛拥有者,不仅生前有着与巫师、祭司、酋长相关的特殊职业和身份,在整个贾湖氏族中也有着特殊地位。
贾湖遗址的16座墓葬中出土23支骨笛。从简到繁,一脉相承,按其遗址分期和发展序列也分为3期:早期(距今年代为9000—8600年左右):骨笛为5或6孔,可吹奏四声和五声音阶;中期(距今年代为8600—8200年左右):骨笛为7孔,可吹奏六声和七声音阶;晚期(距今年代为8200—7800年左右):骨笛为7孔8孔,可吹出七声音阶和变化音。
骨笛在墓葬中的位置,除M341、M344是被放置在肢骨附近外,多置于墓主人股骨和胫骨两侧。目前保存状况最好的两支骨笛,来自贾湖遗址的M282中,这座墓葬随葬品达到了61件。此墓出土的两支骨笛是所有骨笛中的佼佼者,保存完整,制作精致,全长22到23厘米,通体呈浅棕色,其中282:20号骨笛,除七孔外,在第六和第七孔间有一小圆孔,学者见解不同,或认为是骨骼原生,或认为是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这件最为完整的骨笛经音乐专家童忠良、黄翔鹏、萧兴华等先生测试发现,该骨笛已具备音阶结构,发音较准,音质较好,可以吹奏出旋律。282:21号骨笛,据考,它在墓葬主人生前已断裂,进行过修理,在折断处的骨壁上钻了14个小孔,用细线进行精心缀合而继续使用。骨笛中段似有用织物缠裹的痕迹,以保其不受伤害。如此珍视,足以见骨笛在当时的宝贵程度。
比较研究
贾湖骨笛的出土,彻底改变了中国音乐历史起源的文献和传说的观点。《吕氏春秋》对古乐的起源曾有论述:“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锺。---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 黄帝之时,伶伦断竹而吹之,而创始乐律。帝喾之时,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等多种乐器,帝尧命质仿效山林溪谷之音为乐等,之后,人们总是将中国音乐起源历史与三皇五帝的创造活动相联系。而距今八千多年的贾湖骨笛,将中国音乐的源头,一下推前了数千年。
近代音乐史学家,还在孜孜以求地讨论,中国的七声音阶最早出现的时间,甚至认为战国末年荆轲刺秦皇,在易水别离所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用的“变徵”之音,是来否来自于西方异域,而近年来络绎不绝的音乐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这类观点。87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用骨笛吹出了近七声的下徵调乐音。时间六千年一瞬间,而曾侯乙编钟又以其5个八度音域,完整的七声与十二律、十二个半音系统,和声和各种音程概念、八度音组概念等,应有尽有集大成的乐律学说,成为我们今天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样,贾湖骨笛以考古学实证的方法,科学地诠释了中国远古时期音乐之初始的活态面貌。
自1983年始发掘出土的近30支骨笛中,近三分之一为较完整的器物,而通过测音的大约有七支,此后的十余年中,黄翔鹏、吴钊、童忠良、萧兴华等音乐学专家都曾对贾湖骨笛作了测音研究,初步揭示了贾湖骨笛原始音乐性能;郑祖襄、陈其射、项阳、陈其翔、荣政等学者对测音数据、音阶音程和调高等相关问题的论证分析;徐飞、王昌燧等人,对新出土骨笛音乐声学特性的新探索等。近来已经有学者开始致力于科学技术手段逼真复原骨笛,以获得更多的骨笛音响信息。
首先,作为一种最早的、完整的管乐器,我们最先要知道的是它如何奏出乐音,目前贾湖骨笛演奏方法,需要深入地再认识。究竟骨笛是应该如何发声的。1989年,黄翔鹏先生提出的斜吹法发声,刘正国先生在此基础上对斜吹法进一步研究,认为斜吹可以更好地使气流摩擦震荡管壁发音,具有厚重的原始感。刘先生在演奏测试实践中证实,斜吹法则可发出非常清晰悦耳的乐音,并可轻松演奏出两个八度,这是竖吹法难以实现的。虽然在实际测音方式中,《舞阳贾湖》考古报告中的测音结果,似多以竖吹法获得,发布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上的骨笛音乐,也是竖吹法的演奏录音。
从古代中国直到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等地,一直不乏采用斜吹法的原始形态乐器如鹰骨笛等,特别是至今还流传于中原的道教音乐中的乐器“筹”,乐器的形制和骨笛非常相似。这种古老的斜吹演奏方式,可使两端开口的笛管发出坚实悦耳的音声。
其次是对考古出土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1989年黄翔鹏先生对保存完整的M282:20号骨笛的测音后,提出的结论是测音骨笛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音阶。吴钊先生则认为其中有些音程的音分值较接近三分损益律或纯律。童忠良先生根据结合对另外两支骨笛(M282:21,M78:1)的音孔设计特点,认为构成以4孔(D)为宫的六声清商音阶或七声清商音阶可能性最大。下列是黄翔鹏先生根据对M282:20号骨笛的测音所排出的音阶:
在音乐起源的初始阶段,人们对音阶和调高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我们不能低估史前先民对乐音的感知水平和创造能力,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更多和谐的天籁之声。影响骨笛乐音的音高调式会有很多因素,我们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舞阳贾湖》考古报告中所公布的数据中可以见出,人们对乐音和音阶的感知,经历了由少到多,循序渐进过程。
学者对2001年新出土的M511:4七孔骨笛测音数据可见,可以完整演奏两组八度的音列,和今日十二平均律相比,各音孔最大音差也仅在25音分左右。音乐学学者通过对7支骨笛测音数据的分析研究认为它们存在三种调和四种音阶。三种调高是:“C”、“D”(或“﹟D”)、和“A”(或“﹟A”);四种音阶是:“四声音阶”、“五声音阶”、“燕乐六声音阶”和“清乐六声音阶”。而目前贾湖遗址揭露发掘面积仅在遗址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对贾湖骨笛所蕴藏的音乐之谜,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
舞阳贾湖骨笛的学术价值,已远远超出它的地域范围,在整个世界音乐史起源的物证中,贾湖骨笛无论在科学实证、年代的可靠性方面,还是在音乐艺术成就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中原民族的音乐水平,在史前时期已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
舞阳贾湖骨笛复原演奏
音乐贯穿人类文明进化的始终, 音乐起源必将伴随人类文明起源的破解而水落石出。
大自然的生命本旨,是在成长和消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关乎对自然的爱与敬畏,对逝去美好的追忆,对神灵的崇尚,对生与死、爱与恨的感悟,这一切在人类心灵中,是用最本真的和所能创造出来最美好的声音来述说的,这种美好的声音就是音乐。
作者简介
李宏,女,河南博物院研究员,河南省古代音乐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汉画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管理与陈列展策划工作。
2、贾湖骨笛介绍,舞阳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贾湖骨笛介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贾湖骨笛介绍
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1986-1987年间,贾湖遗址出土20多支精致的骨笛,分别有5孔骨笛、6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
贾湖骨笛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本文关键词:贾湖骨笛介绍200字,贾湖骨笛介绍词,贾湖骨笛介绍100字,贾湖骨笛介绍50字,贾湖骨笛介绍800字。这就是关于《贾湖骨笛介绍,舞阳贾湖骨笛》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370300.com!
以上就是关于“贾湖骨笛介绍,舞阳贾湖骨笛”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