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传位给了谁,赵构死后传位给谁
关于《赵构传位给了谁,赵构死后传位给谁》,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赵构活了八十岁,为何五十五岁就禅位,将皇位交给赵匡胤一脉子孙
赵构,宋徽宗的第九子,他原本是无缘皇位的,因为宋徽宗有二十多个儿子,而且他并不是嫡子,他的母亲韦氏也不受宠,在后宫地位很低。
但是,赵构的运气却很好,1127年金人南下攻宋,他在出使金军大营的路上,被宗泽给劝阻下来,就留在了河北。
后来,京城开封被金军攻克,宋徽宗及其儿子被一网打尽,他由此成为宋徽宗唯一幸免于难的皇子。
1127年四月,在众将的拥护下,赵构在应天登基称帝,建立了南宋政权。
能够成为皇帝,这是赵构人生的大幸,但他的不幸也随之到来。
金人听说赵构建立了南宋,就率军攻打,试图一举将南方也给占领,尽管赵构积极组织军队抵抗,但依然打了不少败仗。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赵构就是被金人追捕的目标,他为了活命,先是渡江来到南方,金人紧追不舍,他又一路继续向南逃跑,情况最紧急的时候,他一度跑到海上避难。
后来,在韩世忠、岳飞等人的帮助下,赵构算是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但是,赵构也早就被金人吓破胆了,根本不认为南宋能够击败金国,从而收复北方山河。
再加上,那时候南宋内部存在大量的求和派、投降派,他们不断劝说赵构向金人屈服,赵构便更加倾向于同金人议和。
据记载,赵构曾多次派人向金人求和,但都被金人给拒绝了,理由其实很简单,金人认为南宋并不强大,可以很容易就消灭。
赵构见议和不成,便让岳飞、韩世忠等人与金人继续作战,他想用战场上胜利,来换取议和的筹码。
而岳飞、韩世忠等人不负所望,率军多次击败金军,金国逐渐意识到,南宋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
以此作为背景,金国在1130年适时将秦桧放了回去,让秦桧成为了金国在南宋的代言人。
秦桧回到南宋之后,极力迎合赵构议和的意图,并积极与金国进行沟通,这让赵构感到十分高兴,于是将秦桧任命为参知政事,成为与金国议和的桥梁。
只不过,那时候南宋国内主战派的实力占据优势,所以秦桧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议和机会。
在近十年时间里,宋金之间一直保持边打边和的状态,直到1138年的时候,金国国内发生了重大变革,主和派击败主战派成为执政者,金国这才同意了赵构的议和请求。
当时,赵构为了议和,向金国开出的条件是,南宋愿意称臣纳贡,割让河北、陕西等地,金国则必须送回宋徽宗夫妇的遗体,并释放韦太后(赵构的母亲)回南宋。
1139年,赵构派遣秦桧到金国谈判,代替自己向金熙宗跪受诏书,但秦桧还未动身,金国国内再次发生政变,主战派将主和派给打压下去了。
很快,金熙宗就发起了对南宋的战争,但岳飞再次挺身而出,他不但多次击败金军,还一度收复了包括东京在内的大片北方领土。
岳飞的良好表现,让南宋臣民意识到,收复北方旧山河是指日可待的,但很快赵构就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事情是这样的,岳飞击败金军之后,金人终于完全意识到,击败南宋是不可能的,与其与南宋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不如趁机与其议和,也可以捞点好处。
于是,金人就给秦桧写了封信,表达了愿意议和的想法,但前提是必须杀掉岳飞,因为岳飞是金国最大的仇人,也是阻碍议和的最大障碍。
秦桧一点也没有犹豫,马上将这件事告诉给了赵构,赵构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连续给岳飞下达了十几道金牌,让岳飞从前线撤退。
当时,岳飞正打算再接再厉,一举将北方收复,却被赵构要求撤军,为此他感到不甘心,臣民们也感到很不解。
岳飞撤退之后,他收复的北方土地,再次被金人夺走,而他与韩世忠等人也被明升暗降,失去了兵权。
不仅如此,赵构还让秦桧对付岳飞,秦桧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将岳飞诬陷入狱。
1141年,在秦桧的一手推动下,南宋与金国议和初步达成,史称绍兴和议,规定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
第二年二月,绍兴和议正式签订,为了看到这一天到来,赵构足足等了十五年,而他为了达成议和,也是操碎了心,就差跪在地上喊金人爸爸了。
十五年以来,赵构的精神压力一直都很大,议和达成的时候,他还不满四十岁,却早已满头白发了。
议和达成之后,赵构依然感到不安心,为了稳固议和成果,他授意秦桧杀掉岳飞,岳飞之死在南宋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对赵构痛恨之极。
岳飞死后,南宋国内的主战派人物也被一一打压,满朝文武在秦桧的带领下,几乎都成为了议和派。
不过,随着议和的达成,南宋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得很安稳,而赵构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不出兵收复北方山河之事,也暂时被臣民们谅解。
时间来到1155年,这一年秦桧去世了,宋金之间就失去了沟通的桥梁。
与此同时,南宋国内的主战派开始抬头,他们纷纷上书弹劾秦桧,赵构眼见事态闹大,就下了道诏书,承认议和之事是自己的意愿,秦桧不过是执行者。
很明显,赵构是在用皇权压制主战派,而主战派也确实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但是,这种局面的维持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和平可以一直持续,一旦金国再次发起战争,那赵构可就兜不住了。
然而,赵构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159年金国再次发生政变,狂热的战争分子海陵王完颜亮发动政变,夺取了金国政权。
完颜亮继位之后,当即制定了消灭南宋和西夏的目标,他想要成为整个中国的皇帝,从而成为千古一帝。
带着这个梦想,完颜亮于1161年率军六十万,发起了南宋的战争。
而在出征的同时,完颜亮还派遣了一个使者去见赵构,使者当着群臣的面将赵构劈头盖脸一顿痛骂,吓得赵构从龙椅上滚下来,躲到屏风后面偷偷抹眼泪。
赵构为什么要哭呢?
其实,赵构还真不是怕金人,毕竟那时候南宋国力也很强,人口有几千万,军队人数也有几十万,而且粮食充盈,有跟金人一战的实力。
赵构之所以要哭,其实是觉得自己无颜面对臣民,因为他以跪舔的方式求来的和平,换来的结果却是金人撕毁协议,再次攻打南宋,他曾经那么相信金人,也向臣民保证只要议和就可以让和平继续,现在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也就是说,金国的进攻狠狠地打了赵构的脸,让他的议和主张看起来那么可笑,为此他感到羞愧万分。
据记载,赵构在的得知金国进攻南宋的消息之后,曾召集几个宰相商议对策,说自己“欲散百官,浮海避敌”,他打算放弃江山社稷了,只要保住自己的小命就行。
但是,宰相们根本不同意赵构的想法,左相陈康伯甚至劝他御驾亲征,把他吓得不行,当即痛骂了陈康伯一番。
赵构又让御营宿卫使杨存中赶紧准备船只,但杨存中也不同意他的做法,还指责他胆小,劝他去前线劳军,不要只想着自己逃命。
除了这两人之外,绝大多数大臣都反对赵构逃走,倒不是说这些人多么主战,他们只是觉得赵构这种做法实在太丢人了。
赵构意识到自己如果不听从群臣的意见,群臣就不会保证他的安全,就同意到前线劳军。
不过,赵构当走到半路上,前线的战报就来了,完颜亮在出征的半路上死于兵变,金军也撤退回国了,南宋安全了。
得知消息的赵构先是到前线兜了一圈,然后返回了建康。
此时,赵构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金国背弃盟约,让他成为了天下笑柄,甚至有许多人谩骂、讽刺他的儿歌流传,他觉得自己真的没脸再继续当皇帝了。
而那个时候,南宋恰好“击败”了金国,这也是个合适的放手机会,或许能挽回点颜面。
可以说,金国撕毁盟约,发起了南宋的进攻,让赵构的支持率降到了冰点,而他也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打击,第一次有了退位让贤,从而明哲保身的想法。
当然了,赵构之所以会产生退位的想法,不单单是因为他对金国政策的失败,导致他失去执政根基,还跟他没有继承人,失去奋斗目标有关。
北宋末年,赵构还是康王的时候,他就有了五个女儿,但在靖难之变中,他的妻妾和女儿都被金人掳走了。
更为可惜的是,赵构的妻子邢秉懿被掳走的时候,是怀有身孕的,但半路上邢秉懿遭到金人调戏,不幸坠落下马,结果导致流产。
赵构登基称帝之后,他的妃子潘贤妃为他生下了人生第一个儿子,取名为赵旉,这让他高兴得不得了,当即将赵旉当做继承人来培养。
1127年十月,赵构在金人的追击下,来到扬州避难,有一天他正在跟妃子们行乐,突然听说金军杀来了,他被吓得惊慌失措,当即从瓜州乘小舟渡江逃往镇江。
或许是因为这一次惊吓,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当然他当时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1129年三月,爆发了苗刘兵变,赵构的儿子赵旉被拥立为傀儡皇帝,但兵变只持续了二十六天就被平息,赵构复位重新当了皇帝,将赵旉立为皇太子。
然而,在当年七月,年仅两岁的赵旉就因病去世了,赵构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为了要一个皇子,赵构纳了许多妃子,而且每天与这些妃子拼命造人,但可惜妃子们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到了1132年,在努力了三年之后,赵构逐渐意识到自己或许无法生孩子了,于是让宗正赵令懬帮自己在宗室成员当中选择继承人。
当时,北宋皇室子孙几乎被一网打尽,剩下的人也大多留在北方,所以要从赵光义一脉寻找继承人是很难的。
而赵匡胤这一脉的子孙,一直以来都生活在南方,所以赵令懬在寻找人选的时候,就只能从这一脉子孙当中选择了。
最终,赵令懬找到了两个人,分别被赵构改名为赵伯浩和赵伯琮,收养在宫中,后来赵构发现赵伯浩不够稳重,就将其送出宫。
1134年,赵构又将另一太祖后裔赵伯玖收入宫中抚养,这样他就有了两个养子了,只不过这两个孩子都被他封为皇侄,而不是皇子。
赵构为什么这么做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赵构并不甘心就这样让外人继承皇位,他想要一个亲生儿子,为此他在收养两位养子之后,再次一头扎进了后宫。
时间来到1160年,又经历了二十多年努力,已经五十多岁的赵构,依然没有亲生儿子,他彻底意识到自己无法再有孩子了。
于是,赵构就将自己比较喜欢的赵伯琮立为皇子,改名为赵玮,封为建王。
我们可以发现,赵构努力了大半辈子,却没有一个亲生儿子,最后被迫要将皇位传给一个太祖后裔,这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吗,自己再继续当皇帝,又是为了谁而奋斗呢?
而在赵构确定赵玮为皇子两年后,又爆发了金国撕毁盟约,对南宋发起进攻之事,让他脸面尽失,无颜再当皇帝,于是产生了禅位给赵玮的想法。
1162年五月,赵构下诏立赵玮为皇太子,并为其改名为赵昚,同年六月又下诏传位给赵昚,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
赵构禅位的时候,在诏书中给出的理由是自己厌倦政务了,其他啥也没说,那群臣是什么态度呢?
当时,几乎很少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他禅位,他也由此认为自己禅位是对的,因为与其当一个得不到支持的皇帝,不如退休安享晚年。
赵构退位之后,搬到了原来秦桧的住宅居住,并为其改名为德寿宫,从这个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很在意自己的名声,而且希望自己活得更久。
正如赵构所料,他退位之后再也没人找他的麻烦了,他以前的那些错误决策,也都不需要他来负责,他的生活十分安逸。
更让赵构欣慰的是,赵昚继位之后对他十分孝顺,给他的待遇十分优厚,每个月足足有十万贯的生活费,而且赵昚隔三差五就去看望他,可以说是相当孝顺了。
就这样,赵构继续享受着钟鸣鼎食的奢华生活,而且让的身体也一直很健康,不过他也遭受过波折,那是在隆兴北伐之后。
那时候,隆兴北伐遭遇失败,赵构得知消息后,担心金人攻打到建康来,就雇了五百个人保护他的安全,还让人收拾行李,准备随时逃跑,他可真是本性难移啊!
后来,宋金达成协议的消息传来,赵构这才安下心来,他又听说宋金成为叔侄之国,赵昚认了金熙宗当叔叔,那自己则成为金熙宗的兄弟了,就感到非常满意。
不过,这件事之后,赵构开始向赵昚施压,不让他再发起北伐,因此南宋对金媾和的战略路线得以继续。
1187年11月,赵构在德寿宫去世,享年八十岁,算得上是高寿了,而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个十足的投降派。
值得一提的是,赵构去世后仅仅两年,由于主和派再次压制了主战派,赵昚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也干不下去了,于是传位给了儿子赵惇。
2、赵构传位给了谁,赵构死后传位给谁
致歉:近来因数据问题被诸多读者批评,在后续的发文过程中一定注意严谨性。
靖康之乱时,宋徽宗、宋钦宗以及亲信家眷等3000余人被虏获到北方,在这里吃尽了苦头,晚上睡觉冷都找不到多余的被子盖。两位皇帝身边的所有女眷更成为了金人糟蹋的对象,长得稍有姿色的全部被关进了浣衣局,供金朝男人取乐。这里面就包含南宋高宗生母韦贤妃。赵构在南方称帝后韦妃倒了大霉,成了宋俘中的1号出气筒,不过也正因为她生了赵构,最终又被南宋小朝廷接回去了。
宋高宗赵构
显仁皇后(1080?—1159年),即韦贤妃,宫女出身。金人索徽宗之子为人质时,康王赵构自愿前往,于是宋徽宗加封其母为龙德宫贤妃。赵构南京称帝时,被关进浣衣局里的韦贤妃又被遥尊为“宣和皇后”。宋高宗绍兴五年,即公元1135年,宋徽宗赵佶病死五国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谈拢了,金人同意韦贤妃伴宋徽宗棺椁归宋。没错,这里的确撇下一个人,他就是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赵桓。五月一日,韦贤妃和死去的宋徽宗乘着十余辆牛车出发前往南宋首都临安时,披头散发的宋钦宗死死拽住车轮子,哭喊着求韦贤妃回去后和高宗多说好话,能回老家当个道士就行【原文:为一太乙宫主足以】。于是韦贤妃流着眼泪发誓说,这双眼睛如果不能看到你回家,就让它瞎。
靖康之乱
韦贤妃回到临安后,南宋民间议论纷纷,有小道消息说太后竟然和金人生过野种。真相如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宋高宗的反应却很正常,就是维护自己母亲的权威。宋高宗将她的年龄改大了十岁,降低谣言的可信度。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韦太后去世,有史书记载她活了八十岁,也有说就是九十岁的。宋史形容她“太后聪明有智虑”,在某种意义上这位太后也是言而无信之人,她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要救宋钦宗,哄宋钦宗松开车轮后火速返回大宋,约定成一纸空文。其子赵构的心思更绝,一分北伐的意思也没有,巴不得这个对皇位有威胁的哥哥早点死。
最巧的是韦太后的双眼到后来真的出问题了:
张铁林扮演的南宋皇帝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韦太后)后苦目疾,募得医皇甫坦,治即愈。
(皇甫)坦以嘘呵布气,目即愈,瞖脱隙然矣。
韦太后年老的时候,为目疾所苦,这里的“目疾”,上则文言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韦太后的眼睛上长了“瞖”,俗称老年性白内障。皇甫坦是宋代非常有名的道士,文言文中说他“布气”(一种道家气功)就治好了韦太后的眼睛,很明显可信度不高。专家考证说,韦太后的眼睛其实是针灸才治好的,并且也只治好了一只眼睛。
本文关键词:赵构 传位,赵构怎么传位,赵构传位给谁?怎么念,赵构传位给谁了?,赵构传位太祖后人。这就是关于《赵构传位给了谁,赵构死后传位给谁》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370300.com!
以上就是关于“赵构传位给了谁,赵构死后传位给谁”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