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怎么读,堪称“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
关于《晏殊怎么读,堪称“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晏殊一首《踏莎行》,堪称“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
晏殊的一首《踏莎行》,成就了“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準(同准)创制。
相传,北宋政治家﹑诗人寇準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游玩踏青,游兴未尽,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hóng)“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读shā时多用于人名、地名。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首词是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宋仁宗时官至宰相。他以词著名于文坛,尤擅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对北宋词坛有较深的影响。其中一首《踏莎行》,却成就了“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
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译文>
译文
践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人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此词上片写饯行的情景,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续写行人不忍离去。
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对行者的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全词融情于景,情境如画,勾勒出一幅春江送别图,语言含蓄婉转、平易而意旨深曲。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从居人和行人两个方面入手,细致描写,从宴席饯别,依依惜别、别后相思等场景历历如画地加以描摹。情景的铺设和景物的描绘都使该词的意境开阔,感人至深,情意悠长。
2、晏殊怎么读,堪称“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
晏殊读作yàn shū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晏殊怎么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晏殊怎么读
晏殊读作yàn shū。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晚年出知陈州、许州、永兴军等地,获封临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本文关键词:晏殊怎么读语音,晏殊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晏殊怎么读信用卡支付红包怎么用,晏殊怎么读,晏殊的《浣溪沙》原文。这就是关于《晏殊怎么读,堪称“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370300.com!
以上就是关于“晏殊怎么读,堪称“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