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沙尘天气
关于《解读沙尘天气》,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2000年12月31日至2001年 1月 2日,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发生了我国几十年来同季节中时间最早的沙尘暴。之后的两个多月间,我国北方地区范围大小不一的沙尘天气接二连三。专家称,今年我国沙尘暴天气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渡之大,为历史同期所罕见。沙尘不仅覆盖京津一带,还南下南京、上海等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空气混浊、大气能见度极低的一种天气现象。它是北非、中东、美国南部、俄罗斯的中亚地区、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干旱荒漠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根据沙尘天气的强度,可以将它分为三个等级:浮尘、扬沙和沙尘暴。 浮尘是指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于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由于天空成土黄色,俗称落黄沙。扬沙天气是指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之间。沙尘暴是沙尘天气中的最强级别,危害也最大。它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的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当能见度大于等于0.5公里时为轻沙尘暴,小于0.5公里时为强沙尘暴,能见度在50米以下时俗称黑风。 沙尘暴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害极大。沙尘暴的强风可以损毁建筑物、树木,造成人员伤亡,刮断、刮倒通信电力设施,引起火灾,刮走农田表层沃土,是农作物的根系外露,甚至连苗刮走;它以风沙流的形式将农田、渠道、房屋、道路、草场等淹埋;另外,沙尘暴产重污染环境,可造成机场关闭及引发各种交通事故;沙尘不仅对精密机械、精密化工等有严重的破坏性影响,而且伤害人们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沙尘天气中有几十种化学元素,大大增加了大气中固态污染物的浓度,大风使地面层蒸发强烈、空气湿度降低,也使空气中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当强沙尘暴发生时,最大风力可达12级,风速大于32.6米/秒,与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相当,由此造成的灾害十分严重。 沙尘天气的发生一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强劲持久的大风和上升气流,为沙尘天气提供动力条件;二是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为沙尘天气提供了物质基础。 大风、沙尘天气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沙尘源。我国北方地区与蒙古国境内戈壁沙漠众多,仅我国北方就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此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和暖冬现象日益严重,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如过度农垦、放牧、滥伐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等的干扰,造成了大面积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土壤沙化、次生盐渍化和物理性质的恶化。 每年4月是我国沙尘天气盛行期。沙尘天气的出现与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对于我国而言,在5500米高空环流形势图上,亚洲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稳定的深槽区,亚洲西部是一个稳定的高压脊,我国北方正处于脊前槽后的西北气流下,这股强劲的西北气流将新地岛附近的寒冷空气源源不断地向东南方向输送,这是我国北方出现沙尘夭气时典型的高空环流形势。另外,我国沙尘天气的出现还与蒙古国东部到我国内蒙古东部有温带气旋强烈发展,对流层低层显著增温,大风到来前干燥而无降水,地表沙尘的厚度以及冷空气入侵路径等有关。 根据北方地区荒漠化发展的现状,治理沙尘暴首先要从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治理着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逐步实施。要通过科学证,根据各地的气候、植被、地理等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发展高效农业,科学退耕还林、还草,围栏轮牧,以草定畜,遏制荒漠化的扩展;北方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地区,而水资源又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源泉,因此,要以节水为中心,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密度种草植树,改变目前浪费严重的灌溉方式,切实做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由于城市化的进展,城市及周边地区建筑工地星罗密布,必须加强对这些工地的防沙尘措施,及时搞好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减轻沙尘暴对城市的影响。要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广泛开展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爱我家园的科普教育工作。严禁乱砍滥伐、乱采滥挖及滥垦等各种违法行为,以法律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从1993年开始研制使用气象卫星监测沙尘暴,目前已初步掌握了对沙尘暴的监测方法。但是,与国际上其它地区相比,我国的沙尘暴天气研究起步较晚,特别缺乏对沙尘暴机理成因、预报服务、防灾减灾的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因此,针对沙尘天气和北方天气的特点,建立现代化沙尘暴天气监测及北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服务系统,是做好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和服务的关键。
以上就是关于“解读沙尘天气”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