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天气诱发疾病不同
关于《不同天气诱发疾病不同》,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气象局:不同天气诱发疾病不同(图源:网络)
中国气象局了解到不同天气会诱发不同的疾病,如:雾霾影响身心双重健康、沙尘暴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寒潮体弱者须谨慎、干旱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大雪小心“雪盲症”、梅雨致人心情忧郁等等。
雾霾:影响身心双重健康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过度饱和凝结而成的天气现象,而霾是近地面层大量烟、尘埃等悬浮颗粒均匀游浮在空中而形成的混浊现象,一般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部分时候雾、霾相融,难以明显区分,因此一般情况下将之称为雾霾天气。出现雾霾天气现象时,空气比较混浊,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城市污染日趋严重,人口膨胀和汽车尾气排量飙升使得出现雾霾天气的频次呈上升趋势,这种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
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高,人在户外活动可导致胸闷、血压升高。雾滴中含有大量酸、碱、盐、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其浓度通常比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这些夹杂着污染物的雾气一旦被人体吸入后,就会刺激人体的一些敏感部位,很容易引起咽喉炎、气管炎和结膜炎等疾病。
霾天气对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危害有:一是影响身体健康。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于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导致传染病增多。二是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霾天气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使人精神郁闷,甚至情绪失控。
沙尘暴: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表沙尘吹起,使空气变得混浊,且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当能见度小于0.5公里时为强沙尘暴。
沙尘暴首先会引起人体各种症状,如流鼻涕、流泪、咳嗽、咳痰,以及气短、乏力、发热、盗汗等反应,这些多为短期症状。不过,有时反应也会很严重,特别是首次或突然大量接触高密度沙尘时,可表现为胸痛、胸闷、头疼、头晕等症状。
沙尘中的浮尘,通常被称为“可吸入微粒”,其粒小体轻,因而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能侵入人体肺泡,并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持续不断地被人体吸入会导致慢性鼻咽炎和慢性气管炎,进入肺部的颗粒物可导致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下降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并进一步引起多方面的危害。长期生活在颗粒物污染环境中,免疫功能会受到明显抑制,导致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增加。
美国科学家发现,细微沙尘颗粒与肺病、心脏病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澳大利亚的研究则显示,沙尘暴可能与该国哮喘病高发密切相关。我国的相关调查亦表明,在新疆部分地区,居住30年以上的居民中非职业性尘肺患者占一定比例,这与其生活在扬沙、浮尘环境中关系密切。
沙尘暴多发季节,天气多干燥,加上扬尘,人体皮肤表层的水分极易丢失,造成皮肤粗糙。尘埃进入毛孔后易发生堵塞,若去除不及时,可能会引起痤疮,过敏体质的人还容易发生各种过敏性皮炎及皮疹。
寒潮:体弱者须谨慎
寒潮是北方强冷空气向南方猛烈侵袭的现象,是强冷空气大规模活动的天气过程。
寒潮发生时通常伴有剧烈的降温、大风、雨雪或冻雨。寒潮袭来时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和偏头痛等疾病。严寒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内分泌机能失调可引起免疫反应的异常,常诱发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气温下降后,一些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活跃,老人和儿童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并且呼吸道黏膜抗病能力降低,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并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干旱: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医学专家指出,干旱天气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也影响人体健康,引发多种疾病。麦苗需要抗旱,人体也需要“抗旱”。
干燥的天气和微弱的风力,使得地面附近的灰尘、汽车尾气难以扩散,易形成灰霾天气,对人体呼吸道的影响极大。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可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鼻腔和肺部呼吸道黏膜容易发生脱水,弹性降低,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也容易发生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天气干燥容易导致人体泌尿系统疾病高发。因为干燥,人体水分可以直接通过皮肤表面蒸发,人们不易觉察“缺水”,如果没有及时饮水补充水分,特别容易引发泌尿系统结石。皮肤缺乏水分,汗腺和皮脂腺分泌量减少,也很容易引发皮肤瘙痒和过敏。皮肤瘙痒一般刚开始并不严重,可能只局限于一处,但渐渐地可能会因为抓挠过猛,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脱屑、皮肤变薄,甚至细菌感染。如果空气湿度低于30%,还容易摩擦产生静电。持久的静电可引起人体血液的PH值升高,血钙减少,尿中钙增加。静电还会使人感到疲劳、烦躁和头痛。干燥天气可使人出现各种烦躁症状,如心神不宁、容易发火,甚至出现性情狂躁。
大雪:小心“雪盲症”
民间有“雪水是良药”的说法,但也不可忽视雪对人体健康的一些不利影响。
城市,尤其是工矿城市,由于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在降雪的过程中以及形成积雪以后,雪颗粒都会吸收许多污染成分(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从而产生类似酸雨的“酸雪”,人们如果饮用了这样的“酸雪”,对健康的危害自然很大。例如,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急性和慢性呼吸道损害,如原来就有肺部疾患,特别是年幼的哮喘病人,可直接导致病情加重。
雪对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雪盲症(又称“雪光性眼炎”),一般发生在雪后天晴、气温较低的白天。形成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经雪地反射到人眼的角膜,从而引起角膜损伤。据研究,当阳光中的300毫微米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到雪体上,由其反射的阳光射到眼睛后,便有可能发生雪盲症,其症状是畏光、流泪、奇痒、刺痛、水肿、异物感等。同时,人体也将遭受紫外线的严重辐射。
此外,降雪之前的云层覆盖,不利于污染物向高空排放,也就不利于人体的呼吸健康;而降雪后的大幅降温(即通常说的“雪后寒”),也会给人体带来不适,容易诱发或加重多种疾病。
梅雨:致人心情忧郁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宜昌以东的28°N至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受潮霉烂,故又称“霉雨”。
梅雨天气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首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大量的水汽使体表汗液蒸发困难,妨碍人体的散热,使体内积存热量过多,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失常,从而产生头晕、胃疼、胸痛、抽筋、视力模糊等症状,人的心情忧郁、情绪低落,自然死亡率也会随之上升。据美国专家的调查,相对湿度达80%或更高时,事故会增加33%;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速记错误增加10倍。其次,在梅雨期天气潮湿条件下发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此外,梅雨天气,一些风湿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难忍、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还易引起旧伤复发,出现神经痛。
最新的医学统计表明,心血管疾病在梅雨期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长期阴雨形成的高湿度、低气压容易使人们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疾病。
以上就是关于“不同天气诱发疾病不同”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