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伤口图片,破伤风感染最常见的伤口
关于《破伤风伤口图片,破伤风感染最常见的伤口》,现在小知识百科站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希望您阅读完本篇内容后能有所收获。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1、什么是破伤风,什么时候需打破伤风针,什么时候打,该怎么打?
常见的场景:
脚底下扎了一个钉子,菜刀切了一个小口子......在大家的印象中,这些伤口虽小,但受伤流血后,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得打破伤风针。到底破伤风针该什么时候打、该怎么打呢? 我想这是大家经常遇到的生活场景。
事实上在身体出现了一些伤后,应该及时打破伤风针,如果破伤针打得不及时,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那么什么时候最适宜打破伤风针?人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破伤风是什么?
致病菌: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成繁殖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
易感伤口: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局部坏死组织多,局部供血不足,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的微环境;同时伴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总结为,有伤口,有病原菌,有厌氧条件。
发病途径:细菌只在局部繁殖释放的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血流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肌肉的强直性收缩,出现破伤风特有的苦笑面容和角弓反张等症状体征。
破伤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破伤风发病时间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起初先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能的肌肉收缩。首先是面部肌肉开始,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肌或喷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这种全身肌肉痉挛持续几分钟不等。
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是肌肉痉挛,即人们常说的“抽筋”。多数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其表现主要是嘴张不开,咀嚼食物时,双耳前方的肌肉痉挛疼痛。不少患者误以为是牙病而去口腔科就诊。口腔科医生检查时往往只发现咀嚼肌、颞肌痉挛,但口腔内却无引起张口困难的牙病。越是要患者张大口,患者越是张不开,甚至反而越闭越紧。
哪些伤口需要打破伤风针,伤口应该如何处理?
破伤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准确来说是由破伤风梭菌这种细菌感染引起的。 破伤风潜伏期3-21天不等,平均为8天。
临床上,较深的污染的伤口特别是泥土污染的伤口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应考虑打破伤风针。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伴有有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有氧菌消耗氧气后厌氧菌容易繁殖)。由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特性和特殊环境要求,破伤风杆菌在泥土及铁锈中多见,这点比较符合老百姓常识,但需注意的是,并非只有铁锈和泥土才有破伤风杆菌。临床上,较深的污染的伤口特别是泥土污染的伤口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应考虑打破伤风针。一般来说,只是划伤表皮,或者伤口不深,较干净,只要做好适当的清创,可以不打破伤风针。
但是易感伤口即使伤口很小,还是有需要打破伤风针的,应该先及时处理伤口,用肥皂水或者有条件的用双氧水清洗消毒。不给破伤风毒素可乘之机。清洗干净伤口之后,不要包扎的很紧,以免伤口闭合,给破伤风病毒繁殖的空间,如果遇见大的伤口,请迅速包好就医。
破伤风针有哪些?
破伤风针皮试过敏临床上主要是指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皮试过敏,可改为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来获得保护。如没有TIG,可采取TAT脱敏注射,具体方法可咨询就诊处医护人员。如果有过严格疫苗接种史的,可根据病情咨询就诊医生,如在保护期内(下文所述),不一定需要打破伤风针。
TAT是从马的血液里提炼出来的抗体,人体排异性很强,每次注射前要做试敏,二次注射一般都要做。价格从2块到15元不等,都是一样的。如果过敏也可以注射,但是是在白天而且在医院进行脱敏注射,也有一定的风险。TIG是从人体的血液血浆里提取出来的, 无须做试敏,但是价格比较高,市面上现在应该是300元每支,属于稀缺药品,而且医院里一般没有,尤其是三甲,严格管控血液制品。注射方式为肌肉注射。
破伤风针受伤后多长时间内打最好?能保护人体多久?
TAT和TIG当然是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虽然破伤风24小时内即可发病,但潜伏期可为一周或更久)。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TIG保护时间为2-3周,这是综合药理和临床研究所得,但并无绝对定论。而注射破伤风疫苗获得主动免疫的保护时间,相对较复杂, 可咨询就诊医生。
一般情况是:自最后一次接种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再次针对破伤风特殊处理。超过3年者应加强注射破伤风类毒素1次。严重污染的创伤,除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TAT或TIG。按破伤风防治标准流程,如果没有免疫接种史者,面临可能感染后,在注射TAT或TIG获得保护 的同时,情况允许的话,还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但临床限于个人、医院及无疫苗等原因并未采取此种措施,仍以单纯注射TAT或TIG为主。
关于破伤风针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若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误区二: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只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有效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三:被动免疫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误区四:没有外伤就不会感染破伤风
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人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在打了破伤风针之后,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你看明白了吗?
2、破伤风伤口图片,破伤风感染最常见的伤口
研究数据显示,全世界的破伤风病人平均死亡率为30%~50%。患破伤风后,如果不及时医疗干预,严重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病死率接近100%。
破伤风难治疗,病死率高。伤口看着很小,如果不谨慎处理,终将酿成大祸!
但是,正确地预防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破伤风对人体的损害,还您健康人生。
王传林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急诊科
破伤风
剧毒之毒——破伤风!
1g破伤风痉挛毒素能毒死600万以上人口。
人体感染破伤风后,细菌会滞留在伤口里,遇到缺氧感染的环境,破伤风杆菌会从芽孢中复活变成增殖体开始分泌毒素。
毒素沿着神经、淋巴、血液进入大脑,把中枢调节肌肉舒张的功能封住,干扰肌肉的舒张功能,让肌肉只会强烈收缩,不会舒张,从而导致肌肉断裂,甚至骨折。
破伤风
这些破口出现,要警惕破伤风!
除此之外,一些平时不注意的外伤,比如说纸张剌伤、草割伤、抠鼻子等都可以感染破伤风。甚至有些时候无明显外伤时也会感染破伤风。
破伤风
破伤风风险判断
破伤风高风险
more
伤口感染的主要特征:红肿热疼,如果您的伤口属于以上高风险六条中的任何一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破伤风
感染破伤风后的表现
感染破伤风后,全身骨骼肌强烈收缩,会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脖子硬、板状腹症状。最致命的是呼吸肌痉挛,造成病人猝死。
破伤风
破伤风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是三天到三周,最长的可以三个月甚至半年。潜伏期越短往往意味着病情越重。
哪个阶段出生的人感染破伤风概率低?
1988年以后,国家对百白破疫苗免疫计划非常重视,要求计划免疫覆盖率超过85%,可以说1988年以后出生的人,多数情况都已经注射过百白破疫苗。
但是,破伤风疫苗免疫是一辈子吗?
如果您曾经注射过三针破伤风疫苗,可以用上述方式来处理。如果您没有打过疫苗或者实在记不清了,请按照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疫苗进行治疗。
破伤风
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针
只要受伤了就要去打破伤风针吗?错!破伤风针是破伤风抗体,破伤风疫苗是抗源,打过破伤风疫苗在体内可以产生抗体。
受伤后应该打破伤风疫苗,还是破伤风针呢?
1988年以后出生的人,基本都打过基础免疫。打完基础免疫以后,得破伤风的概率非常低。
医学上公认,注射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最省钱、最经济的办法。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够,抱有侥幸的心理哦~
健康之路
《致命的伤口》(上)
播出时间:11月1日 18:04
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你属于易焦虑体质吗?教你 2 招快速识别!| 健康之路
便血小心这5种病!尤其是前两种,太危险了!| 健康之路
中老年人静养和运动哪个更重要?真相竟是这样...... | 健康之路
糖友做什么运动控糖效果好?这5组运动强烈推荐!| 健康之路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张泓 郭晓霞
本文关键词:破伤风伤口图片早期,破伤风伤口图片 潜伏期,破伤风伤口图片 表现,破伤风伤口图片会紫吗,破伤风伤口图片 颜色。这就是关于《破伤风伤口图片,破伤风感染最常见的伤口》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370300.com!
以上就是关于“破伤风伤口图片,破伤风感染最常见的伤口”的所有内容,希望分享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请继续关注《小知识百科站》网站:http://www.370300.com/!。